眩晕回医诊疗实施方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回医药脑病专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眩晕(原发性高血压)回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 (2) (3)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2010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 疾病分级 1级:收缩压 140-159mmHg 和/或 舒张压 90-99mmHg 2级:收缩压 160-179mmHg 和/或 舒张压 100-109mmHg 3级:收缩压 ≥180mmHg 和/或 舒张压≥110mmHg 【治疗方案】 【回医药内治法】 1.肝经风热,脑经闭阻,痰湿根源证者 【主症】眩晕,耳鸣。 【次症】头沉如蒙,肢体胀困,心烦易怒,小便不利。 【舌脉】舌红,苔黄腻;弦。 【回医药辨证】肝经风热,脑经闭阻,痰湿根源证 【治法】平肝通脑,祛痰行水。 【方药】《回回药方》哈必法而非荣方加减 阿里浑10g,沙黑迷罕咱里10g,发而非荣10g,撤吉别拿只10g,安息香10,芦荟20g。 水煎服,日1剂,分2次饭后服;10天1疗程。 2脑经留湿,湿瘀互结,痰瘀根源证者 【主症】眩晕,头重或痛。 【次症】头重如裹,胸脘痞闷,纳呆恶心,身重困倦;头痛如刺,痛有定处,胸痛心悸、手足麻木。 【舌脉】舌质暗红,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数。 【回医药辨证】脑经留湿,湿瘀互结,痰瘀根源证 【治法】醒脑祛湿,化瘀通络。 【方药】《回回药方》马亭丸(恶臭丸)方加减 牙刺亦飞古刺(芸香、官桂、甘松山葱合成膏子药)20g,沙哈木罕苍里(药西瓜油)10g,细麻黄6g,吉苍无黑马而(赤黄瓜)水15g,法刺夫云(大戟)10g,温肭脐(海狗肾)6g,胡椒6g阿魏6g撒黑因(阿魏树胶)6g,辙太刺(血根草、延胡索)10g,扎无失而(苦调,树脂)9g,白芥子9g。 水煎服,日1剂,分2次饭后服;10天1疗程。 3脾肾两亏,气血双虚,瘀血根源证者 【主症】头昏耳鸣,少气乏力。 【次症】动则气短,头部空痛,自汗或盗汗,心悸失眠。 【舌脉】舌质淡,脉沉细。 【回医药辨证】脾肾两亏,气血双虚,瘀血根源证 【治法】滋补脾肾,气血双补。 【方药】《回回药方》必刺的儿马凖方加减: 黑子10g,黄诃子10g, 阿迷刺(牛蒡子煮熟)15g,香附子10g,净蜜15g,香黑子而(香附)15g,缩砂(七茴)10g,槟榔9g,胡椒6g,荜拨10g,干姜6g,山香菜15g,茴香10g。 水煎服,日1剂,分2次饭后服;10天1疗程。 【回医药特色外治法】 1.回医药放血疗法 【物品准备】 三棱针、皮肤消毒液、棉签、医用手套、弯盘。 【操作规程】 (1)解释; (2)测量血压、脉搏; (3)选择俞穴:头部角孙穴;耳部耳尖穴; (4)用手搓摩耳部和头颞部皮肤,使其充血有热感; (5)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左手加捏耳部,暴露耳尖,右手持三棱针快速点刺耳尖放血,用棉签搽拭血滴,左手朝上反复捋压耳廓,使血滴溢出,出血约10滴;再以同法刺、放角孙穴,放血约10滴;操作中询问患者感觉; (6)刺毕,无菌棉签按压针孔片刻; (7)隔日1次,7次为1疗程。 2.回医药降压滴鼻疗法 【降压药液制备】药物组成:决明子、菊花、川牛膝、甘松等 制剂方法:取上药各等份研成散剂,用香油浸泡7 天(药、油比为1∶1),取其上渍液,消毒后装瓶冷藏备用。 【物品准备】配制好的滴鼻药液、滴管、棉签、铺巾、弯盘。 【操作规程】 (1)解释; (2)测量血压、脉搏; (3)清除鼻内分泌物; (4)患者取仰卧位,头向后仰,使下颌略向上,颈部弯曲,准备棉球及药液,用左手食指轻轻按压双侧鼻翼后部于鼻中隔贴近,使鼻孔呈“凹”形小窝,然后分别向双侧鼻孔内滴入药液约5ml,用食指固定不动螺旋式轻轻按压2~3秒,使药液充分作用于鼻粘膜; (5)观察记录: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病情,询问患者感觉; (6)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3.回医耳穴压贴疗法 【物品准备】王不留行耳豆版,棉球,消毒碘伏、75%酒精等。 【操作步骤】 (1)患者端坐,暴露头一侧面耳部; (2)医者先用碘伏和酒精棉球擦洗患者耳廓皮肤进行消毒;继而用右手按摩、揉搓患者的耳廓,从耳垂到耳尖部自下而上,耳廓背面从耳尖到耳垂部自上而下反复按摩3-5次,使耳部有发热感为度; (3)选耳穴:脑、心、肾上腺、交感、内分泌; (4)对压法:医者取下耳豆1枚,置于食指指腹,黏贴面朝上,依次对准耳穴位点直接黏贴;再用食、拇指置于患者耳廓的正面和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