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两则(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VIP

《坛经》两则(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B A项,“于”都是介词,表处所。B项,“即”,①副词,就;②连词,却。另注意“人即有南北”的“即”也不同于第①句中的用法,这里的意思是“是”。C项,“便”,都是“就”的意思。D项,“故”,都是“特意”的意思。 12.下列六句话编成四组,全部能表现慧能对佛法具有悟性的一项是(  ) ①忽见一客读《金刚经》,慧能一闻,心明便悟 ②但持《金刚经》一卷,即得见性,直了成佛 ③慧能闻说,宿业有缘 ④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作佛法 ⑤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 ⑥獦僚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⑥ 答案:A ②是描述弘忍大师的。④是慧能要求弘忍传授佛法的,只能显示其学佛法的热情,不能表现其悟性。排除这两项即可。 返回 5 《坛经》两则 佛理禅趣   大宗教。由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佛教最早传入我国的时间,一般说法有两种:一说是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记》。另一说东汉永平年间(58-75),汉明帝派遣使者蔡愔等西行求法,永平十年(67)在大月氏遇见西域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便邀请他们来汉地传授佛教。他们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回到洛阳。这就是“白马驮经”以及“白马寺”的由来。两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流传的地区也有限,佛教信徒较少,多为社会上层人物。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 单元综述 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了解《坛经》和《百喻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目标预览 矛盾激化,再加上统治者有意识地提倡,佛教得到迅速发展。“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的真实写照。佛教的鼎盛在唐朝。这一时期佛教繁荣的最主要标志就是众多佛教宗派的形成。它们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八宗。晚唐、五代至宋,由于历次法难,又加上社会的动荡不安,佛教走向了转折。在这过程中禅宗逐渐取代其他各宗,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为久远、影响最为广泛的宗派。元代佛教诸派中,禅宗最为繁荣。明清以后,佛教愈趋衰落。 本单元研读的文本节选自《坛经》和《百喻经》。《坛经》是佛教史上汉人高僧所著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此书确立了唐以后中国禅宗发展主流的基本框架,在中国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百喻经》广泛运用了譬喻说理的方式,可为我们借鉴,且其中论述的道理,如果剔除宗教的神秘外衣,也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上、学习上得到有益的启示。 单元综述 《坛经》,一名《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创始者、禅宗六祖慧能(一作惠能)的传法记录。因系在法坛上宣讲的经教,故称。六祖慧能(638-713),俗姓卢,出生在广东新州(今广东新会),23岁辞母赴湖北黄梅参拜五祖学佛,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示法偈被五祖赏识并密传衣钵,成为第六代祖师,其语录成为流传后世的《六祖坛经》。慧能是佛教中国化的真正奠基人。 《坛经》是中国佛教唯一一部称为“经”的典籍。记载慧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示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流传较广的金陵刻经处本,分为自序、般若、决疑、定慧、妙行、忏悔、机缘、顿渐、护法、付嘱等十品。《坛经》确立了唐以后中国禅宗发展主流的基本框架,其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即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把“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宗推到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又因为《坛经》展示的是 中国化佛学的面貌,处处表现出禅的空灵,于平常之中彰显自性的澄明。所以《坛经》宣扬的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和先验论,在中国哲学史上也发生了深远影响。研读《坛经》,可以在躁竞中开悟智慧,在浮动中得到沉静,在迷茫中见性明心。课文节选了《坛经》中的《慧能受法》和《南能北秀》两则。《慧能受法》讲的是慧能受法时的情景和弘忍的教诲。《南能北秀》讲的是禅宗南北两派的划分的依据和悟道的不同方式。 1.注字音 三更________       信禀________ 曹溪________       利钝________ 2.解多义 ɡēnɡ           bǐnɡ  cáo            dùn       动词,说话   名词,言辞    动词,谈论       名词,记载言论的书籍 名词,法门     名词,佛法   动词,效法,学习   名词,法规      名词,原则 动词,停留           动词,做住持     动词,居住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