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印地安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母語講講看〉(朱德剛、劉增鍇) 問題討論: 1.何謂流行語? 2.流行語詞彙的組成形式? 3.此段相聲以哪幾種方言做為例子? 4.如何看待方言及共同語(如國語)? 漢語地位逐漸提升 (報導)1月5日,美國總統宣布啟動「國家安全語言」計劃,加緊培養美國的外語人才,其中漢語與阿拉伯語、俄語、印地語、波斯語一道,被列為美國最急需語言人才的「關鍵」外語。   美國大學理事會(The College Board)的「世界語言項目」曾在2003年進行過一次調查,詢問全美的中學是否考慮把意大利語、俄語、日語和中文列為「進階先修課程項目」(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調查結果使該項目主管人員大吃一驚。 該項目主任Tom Matts後來對傳媒說:「50所學校選了俄語,175所中學選了日語,240所挑了意大利語,但選擇中文的學校高達2400所,是其它任何語言的至少10倍!我們根本不知道美國中學對開中文課竟然會有如此不可思議的濃厚興趣!」 美國大學生學習中文的熱情更高。據估計,過去五年之中,美國大學生學習漢語的人數至少增加了20%,其中加州一些大學注冊學中文的人數更增加了64%。 在日本,則有近200萬人學中文,500多所大學幾乎全部開設中文課,漢語在日本已成為英語之後的第二外語;在韓國,學習中文的人數近40萬,每年都有兩萬人參加漢語水平考試,其成績已成為韓國許多大企業用人及升職的標準之一。 在歐洲大陸,漢語熱也迅速升溫。法國教育部在中學積極推動中文與法文的雙語教育實驗計劃,有百餘所法國中小學開設了中文課,百餘所法國大學開設了中文專業;德國學漢語的人數,這幾年間增加了五倍多,中文在德國許多州成為中學會考的科目。   無論東西,不管何處,人們對學中文的熱情程度,基本上與中國經濟的繁榮程度成正比。 弱勢語言的危機 語言學家對語言的瀕危程度一般分為五級:可能瀕危(強勢語言的重壓下,下一代的說話人已經開始減少);瀕危(下一代已經很少人甚至沒人在學了,能說的流利的年輕人已是青年);嚴重瀕危(最年輕的流利說話人已有五十歲);彌留(只剩屈指可數的少數說話人);滅亡(已經沒人說它)。 「世界觀察組織」指出,全球6800種語言當中,有90%面臨消失的危險。該組織說,語言雖然有那麼多種,但其中一半,使用的人不 超過2500人,這種語言最可能消失。 阿拉斯加原住民還會說的20種語言,盡可能地保存下來。那些語言中,孩子還有機會學的只有兩種,有幾種只有幾位年長的人還記得,其他的很快就不怎麼流通了。 1990年在澳洲所做的調查顯示,90種仍然存在的原住民語言,有70種在各年齡層都不再經常使用了。 1992年,克勞斯在美國國會的專家小組中指出,美國原住民語言也陷入同樣的命運,175種中只有20種例外。 〔記者林嘉琪、李信宏/綜合報導〕世界母語日前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布報告指出,世界六千種語言中,約有二千五百種瀕臨危機,台灣就有二十四種語言已瀕危甚至滅絕。 UNESCO訂每年二月廿一日為世界母語日,並發表世界各地母語現況報告。 今年台灣部分,有廿四種語言有危機,其中,馬賽(巴賽)語、凱達格蘭語等七種語言,已被認定流失。極度危急的是噶瑪蘭語、巴宰語等七種語言。此外,泰雅語、太魯閣語則被列入脆弱範圍,賽夏語屬嚴重危險。 原民會坦承,台灣原住民目前十四族,約四十九萬人,僅佔總人口二%,而其中還懂族語的原住民更剩下不到三十五%。那瑪夏鄉鄒族分支沙阿魯阿鄒語與卡那卡那富鄒語的族語保存,就都面臨迫切危機,這兩支族群分別約有三百到四百人,但懂族語的不到一百人,而且平均年齡都在五十歲以上了。 台東大學南島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志偉說,語言使用與人口多寡、部落位置有關,邵族、鄒族人數極少,語言傳承後繼無人;平地部落又比山地部落更難保存;近年因大量通婚、族群交流,能用流利原住民語溝通的人大量減少。 語言面臨危機的原因 天災、人禍和強勢語言如俄語和英語的傳佈,加上有些政府禁用某些語言,都是造成許多弱勢語言遭到淘汰命運的原因。 表面上看來,人類語言逐漸「大同」的潮流也許是個健全的趨勢,可以消弭族群間的緊張關係,促進全球貿易。語言學家並不否認這些好處,他們承認,大部分語言消失的例子,都是小社群(往往無意識地)選擇使用主流語言的結果,因為他們相信,那樣做會提昇他們的社會或經濟地位。 一種語言消失會如何? 加拿大薩斯卡其萬省印第安語言教授沃芬格雷說,每種語言都表現出一種世界觀、處世觀,你喪失一種語言的時候,就喪失了一種知識基礎,一種世界觀,這只會讓我們更貧乏。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馬提索夫是藏緬語專家,他說:「我認為,保存罕見語言的價值大多是人文的。語言是社群文化最重要的元素。語言死亡了之後,那個文化的特有知識就喪失了,觀察世界的一

文档评论(0)

niupai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