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林--兼论《论语》在中国书籍编纂学史上的地位.docxVIP

宋立林--兼论《论语》在中国书籍编纂学史上的地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立林】孔门弟子后学与《论语》编纂新探——兼论《论语》在中国书籍编纂学史上的地位 栏目:思想探索 发布时间:2016-08-08 19:38:32 标签: 宋立林 作者简介:宋立林,男,字逸民,号瘦竹,别署朴舒子,西历一九七八年生,山东夏津人。历史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孔子与中国文化研究室主任,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学术部副主任,济宁周易学会副会长。曾任《孔子文化》创办人、主编,《孔子文化研究》编辑,洙泗讲堂召集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孔子与早期儒学、儒家学术史研究、儒家哲学。致力于孔子与儒家文化的弘扬和普及,尤倾力于乡村儒学运动。主要著作有:《孔子家语通解》(齐鲁书社,2013年)、《孔子文化十五讲》(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等。 ?? ? ? 孔门弟子后学与《论语》编纂新探 ——兼论《论语》在中国书籍编纂学史上的地位 作者:宋立林(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 )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 发布 ? ? ? ? ? ?原载于《孔庙国子监论丛》(2015)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七月初六日壬戌 ? ? ? ? ? ?耶稣2016年8月8日 ? ? ? [摘要]《论语》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私人著述,它是孔门弟子及后学经过精心编纂而成的,有着明确的编纂目的和编纂原则。其编纂体例对于后世书籍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论语》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圣经”之地位,除了与其思想义理有关之外,还有它在中国书籍编纂学史上的鼻祖地位的影响。 ? [关键词]《论语》,孔门弟子,书籍编纂学,私人著述,编纂体例。 ? 《论语》在中国文化中之地位,犹如《圣经》在基督教文化之地位。不过,《论语》也经历了一个由“传”升“经”的过程。[①]东汉人赵岐说:“《论语》者,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也。”(赵岐《孟子题辞序》)唐代薛放说:“《论语》者,六经之菁华。”(《旧唐书·薛放传》)明儒杨宗吾则云:“六经譬则山海,《论语》其泛海之航,上山之阶乎?”(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一十引)这还是将《论语》视为五经的辅翼,与赵岐的观点一致。越到后来,人们对《论语》的地位看得越高。如清人李元度云:“《论语》所言之义理,精且萃矣。……《论语》之文,能以数语抵人千百言,如太和元气。”(李元度《天岳山馆文钞·读论语三》)在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更有将《论语》视为“宇宙第一之书”(伊藤维桢语)。《论语》之所以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其原因除了与其思想义理有关之外,还不得不提到它在中国书籍编纂学史上之鼻祖地位。过去我们仅仅考察孔子弟子后学在《论语》编纂过程中谁的贡献最大等问题,但是更多的关键问题被忽视了。比如,为什么孔子弟子会编纂如此一部书籍,其目的何在?其编纂有无一定之规?对于我们理解《论语》与孔子,这些问题都是不可绕开的。 ? 一、《论语》是精心编纂而成的 ? 如所周知,《论语》并非孔子所作,而是有其弟子及后学编纂而成的。[②]《论语》的编纂过程经历了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其最后的编定时期大概在公元前428年至公元前400年间。[③]因此,《论语》可以作为研究孔子思想的第一手资料,但是其“著作权”却不独属于孔子,而属于孔门集体。这部记载孔子遗说的文献与其他散见于他处的孔子遗说不同,其不同之处就在于,《论语》有着明确的编纂目的和编纂原则,这导致了此后《论语》在儒学史上的地位非同寻常。 ? (一)编纂目的 ? 很显然,任何一部书籍之编纂、撰著,都有其目的性。而这种目的性,又往往决定了该书的性质。南朝皇侃《论语义疏自序》谓:“弟子佥陈往训,各记旧闻,撰为此书,成而实录,上以尊仰圣师,下则垂轨万代。”[④]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云:“夫子既终,微言已绝。恐离居已后,各生异见,而圣言永灭,故相与论撰,因辑时贤及古明王之语,合成一法,谓之‘论语’。”[⑤]从上述记述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孔门弟子及后学编纂《论语》有着明显的编纂目的,即:保存孔子遗言,以纪念孔子,并传之后世。 ? 孔门是中国文化史上兴起的第一个思想流派。孔子以其思想和人格赢得了弟子的信任和爱戴,在孔门师弟之间形成了一种“拟血缘性”关系。后世所谓“师徒如父子”,是从孔门开始的。孔门弟子对孔子无不十分敬重如孟子所谓“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故而当孔子去世之后,弟子们无不悲痛欲绝。如梁皇侃《论语义疏自序》所谓:“哀公十六年,哲人其萎,徂背之后,过隙叵驻,门人痛大山长毁,哀梁木永摧,隐几非昔,离索行泪。”[⑥]因此,如何缅怀和纪念夫子,就成了弟子们所思考的核心问题。同时,作为一个存续了几十年的学派,在孔子去世,失去了核心与领袖的情形下,他们出于对孔子的尊敬,对孔门的依恋,对孔门分化的担忧,必然要设法维护这个学派的团结和统一,以使孔门得以继续

文档评论(0)

润笔+解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3300101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