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四章 碳酸盐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 第一节 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作用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作用的环境及特征 第三节 成岩序列和成岩阶段 本章重点 1、常见碳酸盐成作用类型、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第一节 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作用的主要类型 一、碳酸钙矿物的转化作用 二、胶结作用 三、溶解作用 四、交代作用 五、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 六、重结晶作用 一、 碳酸盐矿物的转化作用 矿物的转化作用 矿物的同质多象转化 晶格和晶形变化,化学成分不变 文石→低镁方解石 矿物的异质同象转化 化学成分变化,晶格和晶形无变化 高镁方解石→低镁方解石 碳酸盐矿物的转化作用 二、胶结作用 胶结作用是一种孔隙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沉淀作用,作用的结果是在粒间的孔隙中发生晶体生长·这类晶体就是胶结物,它能把碳酸盐颗粒或矿物粘结起来使之变成固结的岩石. 1、碳酸盐胶结物的矿物成分和结晶形态 任何一种碳酸盐矿物:泥晶 文石:纤维状及针状 镁方解石:纤维状; 白云石、方解石:粒状,自形与半自形菱面体、叶片状或他形。 影响碳酸盐胶结物具体形状和大小的因素有: 溶解离子、结晶速度、底质 胶结作用 咸水湖潜流带胶结物 2、碳酸盐胶结物的世代 充填孔隙的胶结物往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世代组成、有时随着世代的不同,其组构和微量元素的组成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古代石灰岩中、早期胶结物一般在颗粒周围组成薄边胶结,常见为纤维状或马牙状无铁方解石;后期胶结物多为粒状含铁方解石,有时按含铁量递增或递减的顺序还可组成多期胶结。 世代胶结 3、亮晶方解石胶结物与新生变形方解石的区别 (1)新生变形晶体大小不均,常呈斑块状或不规则状分布,亮晶胶结物充填孔隙或呈皮壳状形式出现。 (2)孔隙胶结物具充填组构。其长轴常垂直孔隙壁生长,向孔隙中心晶体增大,个数减少,新生变形晶体似球状斑块则相反。中心为微亮晶,外部为放射状排列的较大的长形晶体。 (3)新生变形晶体可破坏颗粒边界,但常保存其残余组构。铸型颗粒小的亮晶胶结物不破坏颗粒边界其特征与孔隙充填组构类似、常具两个以上世代、不同世代晶体的成分和组构可以不同。 (4)亮晶胶结物干净透明,不含原岩残余物。新生变形晶体因常含杂质而显得较浑浊。有机质多时会使晶体显淡褐色或略具多色性。 (5)新生变形晶体晶间界面一般为弯曲状。胶结物亮晶晶间界面较平直,三个晶体接合时合成一个180?角的贴面接合率高达30~73%。 (6)骨骼的重结晶共轴环边(交代环边)切割邻近的基质或颗粒,胶结物的共轴环边与邻近的胶结物或颗粒分界请楚,无切割。 亮晶方解石胶结物与重结晶方解石(或新生变形方解石)区别 三、溶解作用 溶解作用是由于碳酸盐沉积物或碳酸盐岩中孔隙水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碳酸盐矿物或其它成分发生溶解作用。可形成 溶孔、溶缝、溶沟、溶洞等。 1.发生条件 CaCO3不饱和,并为弱酸性 孔隙水具有流动性 2.发生在成岩作用的各个阶段 早成岩期(同生期) 大气淡水 成岩期 粒间水(弱酸性) 表生期 大气淡水(地表水) 3.成岩各阶段溶解作用的特点 成岩早期 选择性溶解 不稳定组分(文石、高镁方解石)先被溶解,表现在对碳酸盐组分的溶解有选择性。 成岩晚期 非选择性溶解 溶孔、溶缝、溶洞,不具选择性。 选择性溶解形成的孔隙 非选择性溶解形成的孔隙 四、交代作用 1、去白云化作用(1)机理 富含硫酸盐的地表条件下: CaMg(CO3)2+CaSO4·2H2O→2CaCO3+MgSO4+2H2O 白云石与石膏共生→方解石+泻利盐 去白云化 2、石膏化和硬石膏化 石膏、硬石膏交代碳酸盐矿物或组分的现象 3、去石膏化作用 石膏、硬石膏晶体被碳酸盐矿物交代的作用 膏化 去膏化 硅化 五、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 1、压实作用 孔隙流体减少,孔隙度降低,沉积物密度增大,颗粒变形、破裂。 颗粒碳酸盐岩中常见的压实现象有:(1)颗粒点接触频率高:(2)颗粒定向和变形;(3)颗粒间线状接触或曲面接触;(4)颗粒压平;(5)颗粒断裂或破裂;(6)颗粒错断或分离;(7)颗粒表皮撕裂;(8)颗粒表部揉皱;(9)颗粒内部构造形变;(10)颗粒在应力作用下发生粉碎性碎裂;(11)有机质破碎变形为不规则细脉。 压实作用 2、压溶作用 缝合线,颗粒间缝合接触。 主要的压溶构造有:(1)缝合线,是压溶作用的特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蔬菜病理学讲义根部和维管束病害.ppt
- 小区绿化设计.ppt
- 遥感成像原理及遥感成像特征.ppt
- 遥感成像原理及遥感图像特征.ppt
- 遗传细胞基础.ppt
- 园林树木功能和作用.ppt
- 园林树木选择及应用.ppt
- 蔬菜病理学讲义植物病毒病.ppt
- 第三章园林中组成要素.ppt
- 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ppt
- 计量规程规范 JJF 2236-2025交流电子负载校准规范.pdf
- 《JJF 2236-2025交流电子负载校准规范》.pdf
- JJF 2215-2025移动源排放颗粒物数量检测仪校准规范.pdf
- 计量规程规范 JJF 2215-2025移动源排放颗粒物数量检测仪校准规范.pdf
- 《JJF 2215-2025移动源排放颗粒物数量检测仪校准规范》.pdf
- JJF 2237-2025电容箱校准规范.pdf
- 计量规程规范 JJF 2237-2025电容箱校准规范.pdf
- 《JJF 2237-2025电容箱校准规范》.pdf
- 谈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任务举措.pptx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