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急症护理高热.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急症护理-高热 梅剑娟 一、定义: 高热是指体温在38.5℃以上而言。分为外感高热和内伤高热两大类。 二、临床表现: 外感高热:急性发热、热势可有波动,热型各有不同,伴有恶寒、乏力、一身困楚、口渴思饮或不欲饮、脉数等。 内伤高热:发热多呈缓慢加重,也有急性发热开始,发热波动,热型各异,以稽留热为多,常伴有乏力、口干或渴饮或不欲饮,脉数等。 三、护理评估 生命体征。 伴随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社会状况。 辨证:表热症,半表半里证,里热症。 四、一般护理 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高热期间应卧床休息。 烦躁不安者,应实施保护性措施。 对于时行疫疠引发的高热,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 持续高热不退或汗出较多者应避风,及时更换衣被,用温水擦身,定时变换体位。 五、病情观察,作好护理记录 体温骤降.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等情况。 神昏瞻语.肢体抽搐等情况。 吐血.咯血.纽雪.便血.溺血等情况。 高热不退.大吐.大泻等情况。 高热.喘促.不能平卧.汗出等情况。 六、临证护理 但热不寒、苔黄脉数、热邪入里者,体温超过39℃以上,应采用物理降温,如冷敷头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针灸,饮冷饮料,必要时用冷盐水灌肠降温。 发热恶寒,苔白脉浮,热邪在表者,寒战时应注意保暖,服中药后,饮热饮料,加盖衣被,以利汗出降温。 发热恶寒重.头痛.四肢酸痛.无汗者,遵医嘱给与背部刮痧,取脊椎两侧(督脉--华佗夹脊穴),第二胸椎旁开两指(膀胱经:风门穴),以助热退。 壮热者,遵医嘱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或针刺取十宣放血以降温。 华佗夹脊穴的定义 夹脊穴是人体除背俞穴外和经络脏腑直接互相转输流注的腧穴,它依靠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借助于气街之经气的共同通路,起到了包括背俞穴在内其他腧穴不能及的调理枢纽穴作用。夹脊穴的这种共同作用,使其对许多内脏病及疑问病证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夹脊穴的这种作用和优势在针灸临床愈来愈受到重视。 华佗夹脊穴从古至今被广泛运用于针灸临床,或针或灸,多获良效。 据夹脊穴的位置特点及现代解剖知识,夹脊穴当包括C1至S4脊旁0.3~1寸范围内的所有穴位 在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上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华佗夹脊穴有34个穴位:〔定位〕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解剖〕横突间韧带和肌肉中,一般位置不同,涉及的肌肉也不同.大致分三层:浅层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中层有上下锯肌;深层有骶棘肌和横突棘突间的短肌.每穴都有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静脉丛分布.〔主治〕第一胸椎至第三胸椎主治上肢疾患;第一胸椎至第八胸椎主治胸部疾患,第六胸椎至第五腰椎主治腹部疾患,第一腰椎至第五腰椎主治下肢疾患. 七、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细软、易消化,宜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忌食煎炸、油腻之品。 外感高热,宜进热汤,多饮温开水以助出汗。 鼓励患者多饮水及果汁饮料,亦可选用芦根汤、淡盐水等以养阴增液。 八、情志护理 内伤发热多病程长,患者常有烦躁、焦虑等情绪改变,安慰患者树立信心,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 九、用药护理 汤剂一般温服,高热有汗烦渴者可凉服。服解表药后,宜少量饮温热开水或热粥,以助汗出。 十、并发症护理 (一)抽搐(热厥) 病室保持安静,空气清新,无噪音及各种烟尘刺激。 高热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设法使体温维持在38.5℃以下,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 密切观察神志、面色、汗出、肤温、生命体征及舌脉变化。若发现体温过高或体温骤降,汗出肢冷,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者,应立即报告医生,紧急处理。 移开床旁尖锐物品,必要时设专人守护,使用床档。病人躁动时,勿强行牵拉,以防损伤。 (二)高热闭症(神昏) 病人取平卧位,头侧向一边。松开衣领,取下眼镜、假牙. 设专人守护,病床安置床档.对躁动不安者酌情进行保护性约束,以防引起外伤. 行肢体保暖或物理降温时,严防烫伤、冻伤;行鼻饲进食时,注意鼻饲液的温度适中,防止过热及呛入气管. 给予安宫牛黄丸口服,每次一丸,每日三次;另外可以十宣放血,针刺人中、曲池、委中,使之出血。 十一、健康指导 保持心情舒畅,怡养情操,利于康复。 注意病愈初期的休养,避免过劳,适当活动。注意保暖、慎风寒,以免复感外邪。 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忌烟酒。 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积极治疗原发病。 坚持遵医嘱服药、治疗,定期到门诊复查。 * *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