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土壤固相组成和其诊断特性.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土壤的固相组成及诊断特性 第一节 土壤矿物 二、土壤矿物的形成与转化 三、土壤次生矿物 土壤矿物转化图示 2)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 新疆、甘肃西部和内蒙古西部为水云母地带; 内蒙中部、黄土高原北部和东北西部为水云母-蒙脱石地带; 华北大部和东北平原为水云母—蛭石地带; 北亚热带湿润区为水云母-蛭石-高岭石地带; 江南丘陵、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为高岭石-水云母地带; 华南及云南南部为高岭石-二三氧化物地带。 四、土壤质地 二、土壤生态系统及其有机质的转化 4、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因素 第三节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 参 考 资 料 思 考 题 1、土壤的基本组成是什么?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 2、结合中国土壤粒径分级系统,简述进行土壤粒径分级的意义和作用? 3、简述土壤质地对肥力的影响,那种质地对肥力更有利? 4、简述土壤结构类型,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好的结构? 5、土壤形态是怎样形成的,研究土壤形态的意义是什么? 6、 说明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的概念和意义。 7、试分析土体硅铁铝率与黏粒硅铁铝率的差异性,阐述其土壤地理意义。 8、通过土壤调查与分析,试简述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 1、土壤矿物颗粒粒级的划分 1)粒级:将土壤中粒径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归为一类。 粒级的分类标准:国际制,美国制,威廉庆卡斯基制,中国土粒分级标准(1975) 2)各粒级的矿物组成与性质 矿物组成:粗颗粒主要是原生矿物、细颗粒主要是次生矿物 化学组成:土粒愈细,SiO2含量愈少,而Al2O3、Fe2O3等含量愈多。 各粒级成分性质: 图2-10 土壤颗粒粒级与理化性状的关系图式 (据Pierzynski,2000) 3)土壤质地的划分 自然土壤的矿物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的,各个粒级在土壤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称为土壤质地(soil texture),又称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质地类型:依据砂粒、粉粒和粘粒的质量分数。 国际制,美国制,威廉庆卡斯基制,中国土粒分级标准(1978) 美 国 制 土 壤 质 地 分 类 标 准 3035 35-40 40 粉粘土 壤粘土 粘土 粘土组 30 30 30 30 30 10 40 40 40 40 20 20 20 20 50 砂粉土 粉土 砂壤土 壤土 砂粘土 壤土组 30 70 60-70 50~60 粗砂土 细砂土 面砂土 砂土组 细粘粒 0.001 粗粉 0.05-0.01 砂粒 1-0.05 各粒级(mm)含量(%) 质地名称 质地组 中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暂拟方案,1975) 土壤质地的适宜性 砂土 气,砂粒为主,大孔隙多而毛细孔隙少,通气性强; 水,透水性强,保水蓄水能力弱; 肥,通气性强,有机质易分解,利于供肥,但保肥能力弱; 热,热容量小,温度变化剧烈,易受干旱和寒冬威胁;但春季升温快,发苗早,暖性土。 可耕性能,易耕作;在施肥上,注意少餐多肥。 粘土 气,土粒微小,大孔隙少,毛细管多,毛管力强 ,透气性差; 水,保水、蓄水能力强 肥,保肥能力强,有机质分解缓慢 热,热容量大,温度变化缓慢,春季升温缓慢,发苗晚,冷性土。 缺点: 可耕性能,不易耕作,水土流失。 壤土 有一定数量的毛管空隙和非毛管空气,兼顾砂土和壤土优点;“上砂下粘”,“蒙金地”。 2.土壤矿质元素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不断地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矿质元素, 如C、H、O、N、P、K、S、Mg、Ca、Fe等; 需要量较小的元素有Mn、Zn、Cu、Mo、B、Se等; 发育不需要的元素,如Pb、Hg、Cd等。 图2-11 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缺乏与过量对生命体的影响图 A:生命必需元素如Cu、Zn; B:非生命必需元素如Cd、Pb 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的途径 第一:根系从土壤溶液中吸收养分离子 第二:根系和土壤固相间的直接接触的交换作用 第三:通过H+离子和有机酸游离储存的结合态养分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组成 它可分为两大类:非特异性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腐殖质。 1、非特异性土壤有机质 来源:植物;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残体;施肥。 元素组成:C和O,H、N等 化合物组成: 碳水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蛋白质)、 木质素 含硫、含磷化合物等 单宁、树脂、脂肪、蜡质 2、土壤腐殖质(soil humus) 是土壤特异有机质,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分,约占有机质总量的50%~65%。 它是一种结构复杂、抗分解性强的棕色或暗棕色无定形胶体物,是土壤微生物利用植物残体及其分解产物重新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元素组成: C、H、O、N、S、P等营养元素 根据腐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