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陶然亭的雪
俞平伯
三、文本资料
何平:清澈的心灵
一
20世纪90年代,有两篇书写人与自然关系的长文深深地打动了我,一篇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直抵内心,叩问生命;另一篇就是苇岸的《一九九八 廿四节气》,在喧嚣的都市之外,自然(大地)缓缓地自现本真。虽然两部作品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命题角度各异,但一样的是史铁生和苇岸都对人类的尽善和完美念念不忘,对养育着人类的大地、自然心存感恩。
《一九九八 廿四节气》是苇岸未完成的作品。对这样一部作品,苇岸显示出异乎寻常的投入和珍视。检视苇岸存世的文字,发现他不止一次地述及这部作品的写作情况。1998年3月,在写给诗人树才的一封信中,苇岸写道:
……北京正是萌芽和敞开门户的时候,是白杨树晃动它的鞭子上褪色的红缨的时候。今年我开始了我的为二十四节气拍照工作:在我的居所东部田野,选一固定基点,每到一个节气都在这个位置,而对同一画面拍一张照片,并形成一段文字,时间定在上午九点,立春,雨水,惊蛰都过去了。它让我进一步观察和领略了东方节气的准确、奇妙和神秘。“立春”是风,四五级,而前几天无风,象征春天是风的季节;“雨水”是水,夜里下的雪,早晨已化作雨,但饱含雨水的雪依然覆盖着田野;“惊蛰”则是连日阴天的忽然中断,天下豁然开朗。这令你想象先民天才的智慧,农耕社会的有机,以及季节的生命性和万象运行的秩序。
同年在应《散文选刊》之约而作的《太阳升起以后》中,苇岸再次写下这些文字:
……《一九九八 廿四节气》会是我今年写作的一个重点,现在十六个节气的照片已冲洗出了,从立春到秋分,它们排列在一起,为我呈现了季节细微的变化和农事疏缓的更番。现代社会不依任何人意志的转移的演进方向,常常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它正在导致本质上也是一个物种的人类完全脱离星象、物候、季节与动植物环境,而进入灰色的“数字化生存”世界。
显而易见,苇岸的《一九九八 甘四节气》涉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不断被书写的文学命题。而且,一定程度上,这也是苇岸十余年写作生涯中惟一的文学命题。这在除旧布新、“革命”不辍的当代中国文学中不能不算一个异数。在一般人眼里,有着悠久的山水田园文学传统的中国文学对这个命题应该思考得相当充分。但我们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在以“自然”为主题的文学得以孕育和生长的过程中,恰恰却是人与自然的疏离和阻隔。撇开以文载道的古典文学不论,就20世纪中国文学而言,当作家书写“自然”时,无论是独抒性灵,还是借景托物寄寓道德、政治、文化、人生的诉求,在“人”的频繁出场和不断放大的同时,却是“自然”的隐而不彰,用哲学上的一个词来说就是“沉沦”,“自然”从它自身脱落而沉沦于“世界”,同时也混迹于杂然共在之中,并为众人所决定。
不仅是文学传统对“自然”的层层累积和遮蔽。由于技术的出现,世界图象被重新设定。正如海德格尔所指出的,科学技术绝不只是一种历史的社会的现象,它首先是一种世界观,即把人抽象出来作为一个能思维的主体,而把世界理解成这个思维主体的认识对象,理解为与人相对立的对象性实在。这种对象性的世界观使人们把自己的生活世界变成了意欲探究、利用、占有的图景。其直接的结果是人类失去了万物一体的庇护。对于这一点海德格尔进一步指出,这种世界观不能使人处于敞开或澄明之境。而事实上,只有在恬然澄明的作用下,每一事物才能自由徜徉着。“澄明将每一事物都保持在宁静与完整之中。”
现在,苇岸要推拒这层层累积和遮蔽,让蔽而不现的“自然”诗意敞开,从而走向澄明之境。
二
在这种背景下,和一般的写作者不同,苇岸一方面彰显人与自然的原初关系;一方面,进行着除衍和去蔽的工作。而且事实上,从我们前面的分析来看,除衍和去蔽,是彰显人与自然原初关系的必要前提。从这里出发,苇岸揭示出“人道主义的僭妄”。这里所说的人道主义,与我们常规所理解的有异,在美国杰出的生态学家戴维·埃伦费尔德的书内,这是指以人类利益和价值为中心的一种学说,一种态度或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根源于犹太教——基督教传统和自大的目的因理论认为,自然界的面貌都是上帝为了特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安排出来的。科学使宗教衰落了,但按照苇岸的理解:人道主义就是我们时代的主导“宗教”。人道主义的相关物之一,是人类应该为自己而活着这个信念;人道主义是另一相关物,是对纯粹理性的子女——科学与技术的信仰。它使人类相信自己拥有无限的能力。“一切问题(污染等等)都是可以解决的。”“一切有尽或有限的资源(土地、矿物、物种等)都有替代物。”这种信仰和这些人道主义假设,使人类在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轻佻的随意性和肆无忌惮的掠夺性。在《谷雨》中,苇岸写道:
现代农业作物种植的单一和现代农业机械器具的运用,不仅使农业生产趋于简便,也使农民数量日渐减少。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人口学家预测,2010年世界人口达到七十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pdf VIP
- 敦煌文学艺术_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章节课后测试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4年.docx VIP
- 调整公办高校本科学费标准政策解读-河北物价局.PDF
- 2025中国船级社人才招聘5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学堂在线 数据结构(上)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绿色工厂管理组织结构成立及职责(制作公司正式红头文件,主要修改标颜色部分,其它部分可据实调整).doc VIP
- 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 必修第1册《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焊接及热切割作业初训.ppt
- 匡文波版《手机媒体概论》(2025年版)期末模拟试题(四).pdf VIP
- 学堂在线 唐宋词鉴赏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