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海省湟水流域湟水河治理工程(民和县米拉沟沟口~下川口)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 PAGE 36 ~
青海省湟水流域湟水河治理工程
(民和县米拉沟沟口~下川口)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写本)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INSTITUTE OF PEARL RIVER WATER RESOUCES PROTECTION
国环评证甲字第2805号
2012年7月·广州
青海省湟水流域湟水河治理工程(民和县米拉沟沟口~下川口)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 PAGE 35 ~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目 录
TOC \o 1-2 \h \z \u 1 总则 1
1.1 任务由来 1
1.2 编制目的 2
1.3 编制依据 3
1.4 评价标准 3
1.5 评价等级 4
1.6 评价范围 5
1.7 评价重点 6
1.8 污染控制目标与保护目标 6
2 工程概况 8
2.1 流域概况及规划 8
2.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8
2.3 工程特性及组成 8
2.4 工程任务与规模 9
2.5 工程布置与工程量 9
2.6 工程管理 10
2.7 土石方平衡 11
2.8 施工组织设计 11
2.9 工程占地与移民安置 12
2.10 工程总投资 13
3 环境现状评价 14
4 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 16
4.1 施工期影响 16
4.2 营运期影响 17
5 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8
5.1 水环境防治措施 18
5.2 大气环境质量控制措施 19
5.3 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20
5.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处置措施 20
5.5 生态恢复及保护措施 20
5.6 人群健康和安全保护措施 20
6 综合评价结论 24
总则
任务由来
湟水流域是黄河上游的一级支流,主要由湟水干流和其支流大通河组成。湟水干流发源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的祁连山系大坂山南坡,自西北流向东南,干流全长374km,流域面积32863km2。湟水干流上游主源为麻皮寺河,在海晏与哈利涧河汇合后称为西川河,在西宁盆地纳北川河后蜿蜒东行,穿过小峡、大峡、老鸦峡,在民和县享堂与其最大一级支流大通河汇合后流入甘肃省,于甘肃省永靖县上车村汇入黄河。
湟水河干流主要支流北川河发源于大通县境内的达板山南麓,流至斜沟乡的小业坝时有黑林河汇入,由西北向东南贯穿大通县,至西宁市的下朝阳汇入湟水河,从源头至湟水汇合处全长154.2km,河道平均纵坡降6.0‰,流域面积3371km2,平均宽度21.9km,海拔在2280~4622m之间。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患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2010年党中央以中央一号文件制定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包括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中小河流治理要优先安排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加固堤岸,清淤疏浚,使治理河段基本达到国家防洪标准。
2010年,根据国务院《国家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若干意见》(国发〔2010〕31号),青海省编制完成了《青海省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初稿)》,将10条河流作为大江大河支流和内陆河重点治理河流,分别为湟水(含大通河、北川河)、隆务河、泽曲、格尔木河、巴音河和布哈河6条河流,长江和澜沧江分别为巴塘河、聂恰曲、德曲和扎曲4条河流,规划要求在2015年前完成上述河道的治理工作。
本次湟水河河道治理工程为湟水流域湟水河民和县段米拉沟入口~下川口,分别隶属民和县。
由于本工程属于非污染生态影响的工程,工程本身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为了客观阐述本工程对周边环境的正负面影响,准确预测施工作业对施工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干扰程度和持续时间,将本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本项目建设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制度。为此,建设单位委托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即组成了项目课题组进行了现场踏勘调查,在此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完成了《青海省湟水流域湟水河治理工程(民和县米拉沟沟口~下川口)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