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3
PAGE 3
记叙文的记叙顺序
记叙文的记叙顺序
大雁精神
1.在前面飞行的大雁最累,换阵
2.领头的雁不会叫,后面的雁叫“加油”
3.除非猎人捕杀大雁,不会看到孤雁
1.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
2.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好处?
3.本文的某段和某段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1.什么是叫记叙的顺序?
记叙事件时安排材料的先后次序叫顺序。
2.记叙的顺序一般可以分成几种?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顺叙
含义:
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就是顺叙。
作用:
层次清楚、脉络清晰
顺叙分类:
1.时间的先后
《本命年的联想》第四段从腊月初一正月初一
2.空间或地点的转换
《繁星》从前在家乡三年前在南京如今在海上
3.事件发展的过程
《端午日》争着划船竞追鸭子结束赛事
我们在写作文使用顺序的时候注意的一些方面:
1.必须把时间交代清楚
2.要注意前后照应,是事情的发生、发展合情合理。
3.要有重点。分清主次不写流水账。
倒叙
含义:
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是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部分)
然后才交代事情发生的起因和经过。(主体)
作用:
1.使文章产生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2.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
含义:
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在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作用:
补充人物和事件,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结构曲折有致。
插叙方法
1.人物或是旁人的语言(如对话、独白)来进行插叙
2.通过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进行插叙
补叙
含义:
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作用:
1.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
2.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补叙和插叙的区别
插叙与补叙的根本区别在于:
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此外,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⑴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⑵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⑶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⑷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⑸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⑹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文章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来,说说它在文章中的具体的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