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醋成醋机理 食醋的生产可分为三个主要过程: 一是原料中淀粉的分解,即糖化过程; 二是酒精发酵,即酵母菌将可发酵性的糖转化成乙醇; 三是醋酸发酵,即醋酸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 参与糖化发酵作用的主要微生物:霉菌、酵母菌和醋酸菌。 食醋成醋机理 一、淀粉糖化 这一过程分为糊化、液化和糖化三个阶段。 1、糊化作用 原料蒸煮时,淀粉吸水膨胀,细胞间的物质和细胞内的物质开始溶解,植物组织细胞壁遭到破坏。淀粉颗粒的体积膨胀增大,粘度增加,呈溶胶状态,这一过程称为淀粉的糊化作用。 食醋成醋机理 2、液化作用 在α-淀粉酶的作用下,使原来浆糊状的淀粉溶胶变为溶液状态,粘度急速降低,流动性增大的过程叫淀粉的液化。在正常生产中,一般液化液的D.E值可高达15%~21%。 3、糖化 其反应式为 (C6H10O5)n+nH2O—→n(C6H12O6) 食醋生产中常用的糖化剂有:糖化酶制剂、根霉曲、黑曲霉麸曲、白曲霉麸曲等。 食醋成醋机理 二、酒精发酵 其反应式为: C6H12O6→2C2H5OH+2CO2 酒精发酵要求酵母菌具有以下性能: ①繁殖速度快,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 ②含有较强的酒化酶,发酵力强而迅速; ③耐酒精力强; ④耐高温、耐高酸; ⑤生产性能稳定。 食醋成醋机理 三、醋酸发酵 其反应式为:? 乙醇脱氢酶 C2H5OH————→CH3CHO ? 乙醛脱氢酶 CH3CHO————→CH3COOH 食醋成醋机理 四、其它物质的分解作用 制醋原料中的蛋白质在微生物蛋白酶的催化下,逐步分解形成低分子含氮化合物,如胨、肽和氨基酸。若食醋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口味就浓厚,因为有的氨基酸具有甜味如甘氨酸,有的具有鲜味如谷氨酸。氨基酸与醇作用可生成酯。这些物质都能赋予食醋特有的风味。 除此以外,原料中少量的脂肪成分经霉菌中解脂酶作用可生成各种脂肪酸和甘油。这些脂肪酸和醇作用可生成不同的酯类。 食醋成醋机理 五、食醋色、香、味、体的形成 1、酸味的形成 原料中的淀粉经霉菌(或酶制剂)、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分解生成了醋酸,是食醋中酸味的主要来源。除醋酸外,食醋中还含有乳酸、延胡索酸、琥珀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α-酮戊二酸等不挥发性酸。这些酸能使食醋的滋味更加柔和、醇厚。因此,优质食醋一般含不挥发性酸高。 食醋成醋机理 2、甜味的形成 食醋中的糖类来源于各种原料,其中以葡萄糖与麦芽糖最多,此外还有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糊精、蔗糖等。另外甘油、甘氨酸等也具有一定的甜度。 3、鲜味的形成 食醋中的鲜味来源于食醋中的氨基酸,如谷氨酸及谷氨酸-钠盐均有鲜味。优质醋的氨基酸含量较高。 食醋成醋机理 4、咸味的形成 醋酸发酵完毕之后,加入食盐不仅能抑制醋酸菌对醋酸的进一步氧化,而且还给食盐带来咸味,并促成各氨基酸给予食醋鲜味。 5、苦味、涩味的形成 食醋的苦味和涩味主要来源于盐卤。另外,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形成的胺类,如四甲基二胺,1,5-二氨基戊胺,都是苦味物质,它们赋予食醋苦味。有些氨基酸也呈苦味。过量的高级醇呈苦涩味。 食醋成醋机理 6、香味的形成 食醋中香味物质含量很少,但种类很多。只有当各种组分含量适当时,才能赋予食醋以特殊的芳香。构成食醋香味成分: 酯类: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乙酸戊酯等; 醇类:乙醇、甲醇、丙醇、异丙醇、正戊醇等 醛类:乙醛、糠醛、异戊醛、乙缩醛、甘油醛、香草醛等; 食醋成醋机理 7、色素的形成 食醋的色素来源于原料本身和酿造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原料中如高粱含单宁较多,易氧化生成黑色素。原料分解生成的糖和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氨基糖呈褐色,葡萄糖在高温下脱水生成焦糖。另外,还可人工添加色素,如添加酱色或炒米,以增加色泽。 食醋成醋机理 8、醋体的形成 食醋的体态决定于它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组成可溶性固形物的主要物质有食盐、糖分、氨基酸、蛋白质、糊精、色素等。固形物含量高,体态粘稠;反之则稀薄。 总之,在食醋生产过程中,由于各微生物的协同作用生成不同种物质,这些物质经过陈酿,达到协调平衡,形成食醋特有的色、香、味、体。 固态法食醋的制备 固态发酵制醋是我国食醋的传统生产方法,其特点是采用低温糖化和酒精发酵;应用多种微生物协调发酵;配用多量的辅料和填充料;用浸提法提取食醋。固态法食醋的优点是香气浓郁,口味醇厚,色深质浓。缺点是生产周期长,劳动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学有机化学第1章绪论ppt课件.pptx VIP
- Unit 1 Happy Holiday Section B 1a-1d(学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2024)八年级上册.docx VIP
- 医美抗衰美容干细胞抗衰产品项目知识课件.pptx VIP
- 合肥市残疾人证课件.ppt VIP
- 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新教材七年级上册全册单词表.xlsx VIP
- 《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课件解决方案》课件.ppt VIP
- 工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欧科PT300变频器说明书.pdf
- 2025年广东南粤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飞行器总体设计.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