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图片版.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唐代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盛行于宋朝,明清时已与元旦(即春节)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嫦娥奔月的传说 中秋节 中秋节习俗 赏月 吃月饼 中秋节的习俗 赏 月 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祭拜月神。 唐宋时期,中秋赏月、玩月更为盛行。 吃月饼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的《梦梁录》。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中秋节各国各地习俗 日本 越南 新加坡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 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重阳节的的由来与传说 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恒景除魔的传说 蒸年糕 年糕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之意。 元宵节 元宵节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元月,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唐宋更加兴盛。 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不久,就宣布要连续赏灯十天,是中国最长的灯节。 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三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元宵节习俗 吃元宵 观灯 走百病 吃 元 宵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观 灯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提倡佛教的汉明帝时期(公元58 — 75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 走百病 “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又称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 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古时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引龙回。 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中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现在的“龙须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不过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忘了,但吃春饼等习俗至今还有。 二月二龙抬头 清明节 清明节由来与传说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由来与传说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清明节习俗 禁火 扫墓 踏青 插柳 放风筝 清明节的习俗 踏 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唐)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 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植 树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1979年

文档评论(0)

小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