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模板.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模板 第 PAGE \* Arabic 5 页 高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模板 数学被使用在世界不同的领域上,包括科学、工程、医学和经济学等。小编准备了高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衔接内容 1、乘法公式:①两个数的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②两个数的和与差的完全立方公式。 2、公式法,分组分解法与十字相乘法,三种因式分解法。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4、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5、绝对值不等式|a-b|c与|a-b|0,ab0)。 教学建议: 1、课时安排:约8课时。 2、上述五个内容的要求,分别为对四个乘法公式不仅能认清它们的结构而且能够理解它们的意义;三种因式分解法要重点突出公式法与十字相乘法能够灵活应用;对韦达定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两类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要求理解它们的意义,掌握它们的用法。 3、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及两类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因为是提前教学内容,所以只需介绍其解法,而不要涉及程序框图。 4、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此时不要过多地与其它两个二次纠缠,更不要涉及参数问题!关于三个二次之间的联系以及含参问题到模块必修5中的第三章不等式中重点教学。 (二)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教学建议: 1、课时安排:约15课时。 2、对于集合部分:①要把握好难度,只要求理解集合的描述性定义,不要求对集合的严格的数学概念和特征进行讨论,不要求严格讨论是不是集合等理论较深的问题;②对较复杂的集合不要求从理论上严格证明两个集合相等③只要求了解教材中给出的集合运算的最基本性质,不要求补充集合运算的其它基本性质及其证明。 3、对于函数部分:①函数值域的讨论不宜过难,或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后续内容再逐步加难; ②本章函数的教学应基于具体的函数,有关抽象函数(指不给出具体的对应法则,只给出抽象的符号f(x)的函数)内容不宜引入; ③复合函数也不宜过多引申; ④对分段函数只是通过一些简单实例了解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即可; ⑤对有关求函数表达式的问题不作要求; ⑥研究函数基本性质应局限于具体的简单的函数,不要求讨论有关抽象函数的奇偶性; ⑦对,奇偶函数图像的对称性不要求作严格证明。 (三)必修1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2) 教学建议: 1、课时安排:约18课时 2、有关根式的运算和化简不宜过繁过难。 3、关于指数函数的复合函数,分段函数问题的讨论不宜过繁过难。 4、对一般的形式化的反函数定义和求法都不作要求; 5、简单介绍指数与对数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的发现发展历史,提高对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应用价值的理解; 6、可以简单讨论函数y=X+ 的一点性质,不要求系统讨论,主要是从中体验讨论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 7、不要求在一般的幂函数上作引申推广。 8、注意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让学生感受基本初等函数的演变过程,把握难度和标高,不要刻意追求讨论抽象的理论问题以及盲目引申过多过难的内容。 (四)必修1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教学建议 1、课时安排:约10课时。 2、对连续函数在闭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断方法,只要求直观理解和简单应用,不需要给出证明,但要告诉学生仅是直观理解而不是严格证明。 3、在实际应用和学习数学建模的过程中,要把培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自觉意识作为重点。 4、体会现代信息技术对学习、研究数学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五)必修4 第一章 三角函数 教学建议 1、课时安排:约20课时。 2、关于弧度制的概念只要求学生理解弧度也是一种度量角的单位,随着后续内容的学习他们会逐步加深理解,在此不必深究,对弧长公式,也不必在应用方面加深; 3、用同角关系证明三角恒等式和进行求值计算,教学中不必作太多地拓展、补充。 4、突出三角函数的工具性,重点是引导学生建立三角函数模型; 5、注意新旧教材的差异及课标内容的变化,突出函数味道 6、注意重点解决好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性; 二是利用相关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类比学习,加强教学的思想性; 三是充分利用几何直观,加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运用; 四是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综合; 五是把握教材要求,不搞复杂的技巧性强的三角变换训练。 (六)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教学建议 1、课时安排:约15课时。 2、向量的线性表示应控制在基本要求的范围内,不宜作太多的扩充。 3、对于运算只要求会用即可,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介绍证明方法。 4、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不作严格的证明。 5、平面向量的应用主要在平面几何和简单的物理学这两个方面不在其它方面拓展。 6、准确把握教学尺度。 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光线向量的概念,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意义; 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几何表示,向量的加法、线法、数乘运算的几何意义,光线向量的含义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