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子咏喇叭王磐赏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赏析   《朝天子·咏喇叭》是明代散曲作家王磐的代表作品。明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头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   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词句注释   朝天子:曲牌名。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锁呐:今写作“唢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民乐中常用。   曲儿小:曲子很短。腔儿大:声音很响。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仗:倚仗,凭借。你:指喇叭、唢呐。抬:抬高。声价:指名誉地位。   军:指军X 。愁:发愁。因受搅扰而怨忿。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军X统帅的控制,常派宦官监军,以牵制军X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   那里:同“哪里”。辨:分辨、分别。甚么:同“什么”,疑问代词。 共:和。   眼见的:眼看着。吹翻了这家: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   吹伤了那家: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   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这是宦官害民的严重后果。水尽鹅飞,“官船”就不能长久来往,这也是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   白话译文   喇叭锁呐呜呜哇哇,曲儿小来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还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   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   创作背景编辑   这支曲子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这是历史上宦官祸国映民最严重的时期之一。当时宦官在交通要道运河上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诗人王磐家住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支《朝天子》。   赏析   曲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儿”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欺压得倾家荡产。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道出了百姓的心声。全曲借物抒怀,活画了宦官的丑态,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赏析]相关文章: 1.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古诗赏析 2.王磐《朝天子·咏喇叭》赏析 3.朝天子咏喇叭译文及赏析 4.朝天子咏喇叭情感赏析 5.朝天子咏喇叭古诗赏析 6.朝天子咏喇叭跟读赏析 7.关于朝天子咏喇叭的赏析 8.朝天子咏喇叭主旨句赏析 9.朝天子咏喇叭的原文及赏析 10.朝天子咏喇叭句子赏析

文档评论(0)

llc6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