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唐诗五首《黄鹤楼》课件新人教版.pptVIP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唐诗五首《黄鹤楼》课件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古典诗歌 黄鹤楼 12 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 崔颢(约704~754),盛唐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著有《崔颢集》。 仕途失意、漂泊无依的崔颢登临此楼,产生了一种吊古伤今、人去楼空的寂寞之感,加之神话传说的触动,蓄积在胸中的诗情便喷涌而出,唱出了这首浑然天成的诗歌,这也是黄鹤楼题诗的绝唱。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去:离开。 空余:只剩下,仅留下。 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注释: 翻译课文 仙人早已乘着黄鹤飞去,这里只剩下了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再回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在此悠悠飘荡。 译文: 原文: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历历:分明的样子。 乡关:故乡。 注释: 烟波:烟霭笼罩面。 晴日里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可见,芳草茂盛长满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家乡,烟霭笼罩的长江激起思乡的哀愁。 译文: 1.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物是人非、世事苍茫的感慨,给人一种孤寂惆怅之感。 2.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进一步写岁月不再,以白云悠悠反衬人生短促,世事茫茫。(融情于景) 诗歌的首联和颔联都表达了作者孤寂和惆怅之情。 3.哪句是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实景?以写景出名,对仗工整的对偶名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颈联)与黄鹤楼隔江相望的汉阳,那里绿树掩映,江水交汇,在明丽的阳光下,看上去分外清晰。江面上,只见一丘沙洲隆起于江心,上面绿草如茵,这就是鹦鹉洲了。 4.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答案】末联点题。借景抒情,以日暮途远,烟波浩渺,抒发诗人漂泊思乡之情。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秋思) 5.五、六句写诗人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的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而七、八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以繁茂之景反衬手法清冷之情,烘托诗人孤寂的思乡之情。 6.全诗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有什么作用? 【答案】全诗以一“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主旨。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和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百感茫茫、缠绵的乡愁。 7.“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答案】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之后,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寂感。第二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惆怅。 8、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和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的前四句是叙写仙人乘鹤的传说,是想象,是虚写;艳阳高照,澄空流碧,恍惚中,汉水北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而后四句则是写实,写眼前所见、所感,抒发个人情怀。将神话和眼前事物巧妙融为一体,目睹景物,抒发了诗人孤寂的思乡之情。 尾联——浓浓乡愁——抒情 黄 鹤 楼 吊古怀乡 首联——神秘传说——叙事 颔联——岁月易逝——议论 颈联——登楼所见——写景 《黄鹤楼》描写了诗人登临黄鹤楼所见到的情景,通过吊古伤今,抒发了思念家乡的愁情。 《黄鹤楼》虚实相映,意境开阔,情景交融。 这首诗首联和颔联从传说入笔,讲述“昔人”“黄鹤”,这是虚写,给人无限缥缈的感受,气势苍茫。颈联和尾联转而写楼上的所见所闻,这是实写,很自然地引起诗人浓浓的乡愁。尾联写“烟波”上的日暮思归,正好与诗开篇的缥缈境界相一致,使得诗歌一气呵成,意境开阔,让读者不禁心入其境,怅然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