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技术7016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离子交换过程和速度 (一)离子交换过程 1. A+ 自溶液扩散到树脂表面 2. A+ 从树脂表面扩散到树脂内部的活性中心 3. A+ 与RB在活性中心进行交换 4. B+自树脂内部活性中心扩散到树脂表面 5. B+ 自树脂表面扩散到溶液 1、5:外部扩散 2、4:内部扩散 3:化学交换反应 (二)离子交换速度 定义: 在单位时间内,溶液中 〔 A+ 〕↓或〔 B+ 〕↑的量 控制V步骤 影响交换速度的因素: 1.颗粒大小 5.离子大小 2.树脂交联度 6.搅拌速度 3.T 7.溶液浓度 4.离子的化合价 三、离子交换过程的选择性 (一)交换常数K 离子交换的选择性:某种树脂对不同离子交换亲和能力的差别,反映在K值上。 KA,B=[RA][B]/[RB][A] A离子取代树脂上B离子的交换常数 1,A与树脂的亲和力更大 (二)影响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各种因素 1.离子的水化半径 小的优先吸附(无机离子) H+、OH+和树脂的亲和力与树脂的性质有关 2.离子的化合价 3.溶液的酸碱度 4.树脂的物理结构 5.树脂与交换离子间的辅助力 6.有机溶剂 降低树脂对有机离子的选择性 7.离子强度 一、操作方式 第三节 离子交换的操作 ①间歇分批操作:静态处理,将离子交换剂浸泡于工作液中达到平衡后滤出介质进行洗脱。 ②柱式操作:动态法。交换、洗脱、再生等步骤均在柱内进行,亦称为离子交换层析法(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装置:离子交换柱 1.分类:开放式、密闭式 2.柱体高度:2-3米,树脂层1-1.5米 有效高度与直径之比:4:1或5:1 二、离子交换的工作过程 1.树脂的预处理 目的:去杂、使树脂膨胀 调节理化条件 方法:去离子水浸泡12小时 10%食盐水浸泡4小时以上 水洗残留氯化钠 调PH 2.上柱交换 要求:所需离子吸附完全 交换方式:顺流、逆流 3.洗脱 4.再生 三、树脂和操作条件的选择与应用 目标物质是非离子型 目标物质是离子型 可用离子交换法 不能用离子交换法 ①树脂的选择 根据要分离的目标物质的性质来选择: (1) 离解产生离子基团 (2) 强碱性目标物质应用弱酸性树脂 (3) 弱碱性目标物质应强酸性树脂 (4) 强酸性目标物质应用弱碱性树脂 (5) 弱酸性目标物质应用强碱性树脂 (6) 不影响交换容量的前提下提高交联度 ② 操作条件的选择 1.pH (a目标物稳定; b 解离; c 树脂离子化) 2.洗涤剂:洗脱前用 水,稀酸,盐等 去除交换废液及夹带的杂质 3.解吸条件 缓冲液洗脱 洗脱流速/吸附流速=1/10 与吸附条件相反 有机溶剂 四、树脂的转型、再生和保存 1.转型 H型:酸-碱-酸 每次4H,用水洗到中性 氯型:酸-碱-酸 钠型:碱-酸-碱 羟型:碱-酸-碱 2.再生:使树脂恢复性能 大量水冲洗 → 转型 动态法,静态法 强酸:H→Na 1mol/lNaOH 中强酸: 0.5mol/lNaOH 弱酸: 0.5mol/lNaOH 强碱: cl→OH 1mol/lNaOH 中强碱 0.5mol/lNaOH 弱碱 0.5mol/lNaOH 3.保存:湿润状态密封 钠型,氯型 1)水处理 去除杂质及各种离子:简单而有效 聚丙乙烯树脂:高纯水的制备、硬水软化 污水处理等。 2)分离纯化小分子物质 无机离子、有机酸、核苷酸、氨基酸、抗生素等。如:氨基酸分析:强酸性阳离子聚苯乙烯树脂 pH值2~3上柱→逐步提高洗脱液的离子强度 和pH值→氨基酸将以不同的速度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