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也许我们曾, 在儿童的时候天真地活着, 在青年的时代浪漫地活着, 成人以后在经济困难和政治极左的岁月艰难地活着, 因失意、彷徨只为活着而活着, 平反昭雪后坦荡地活着, 现在离退休平安地活着; 但不够,还要快乐并玩味地活着即“从心所欲不逾矩”。 * * “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语),“宁静淡泊”(诸葛亮语)“夕阳红”(古诗句今用)。毛主席在1957年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的话。没想到那时的“你们”弹指一挥间如今已变成“那时的我们”了。世界是“你们”、“我们”共同的,这才公平合理,在老龄化社会里,尤其应该是这样。老年勿悲歌,老年无“悲歌”。在老龄化社会里,老年人真的就像《夕阳红》歌里所唱得那样:“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就看你自己怎么把握心理的艄和舵。所以说,最好的“心理保健医生”是自己。把自己的心理保健好了,与时俱进、积极人生、乐(!)度晚年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 * 本演讲仅为一家之言,仅供对此课题表示关注和感兴趣者参考,愿与心理学理论界、心理咨询师同行商榷。也作为重阳节献给老年朋友的礼物。 ? 社会自由撰稿人演讲人 钱锡安 2002年11月5日~2003年11月4日~2004年7月18日~2009年10月26日(重阳节) * * * * * * * * * * * * * Thank you! * * * * * * * * * ⒁“自慰”。自我调适。这非常重要。因为别人再怎么“认同”,归根结底还得“自我认同”。人生本来就很累,如果自己不给自己卸“心理包袱”,甚至还要再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又何苦、何必? ⒂积极“自我暗示”。“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通过表情、语言、行动或某种符号对人的心理或行为发生影响,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意见,或按“暗示”的方式进行活动。它不“以理服人”,不是“劝说”;以无批评的接受为前提,不是“指示”。“暗示”包括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反暗示”(“激将法”)、自我积极和消极暗示。积极暗示如早上起来照镜子,自己对自己说我真漂亮、精神,我的心情很好,我一定能成功。 ⒃“换位思维”。假定自己是对方,来理解、体验对方的具体难处,将心比心;从自己的圈子跳出来,站在第三角度看自己,旁观者清。 * * ⒄“笑颜效应”(说笑话、开玩笑)。笑一笑,十年少。笑可以使腹肌及腹腔内的脏腑得到锻炼。如果把说笑话、开玩笑归在“中性”一类,则作如下的描述:许多笑话是从潜意识中发出来的。中国现在是“政治笑话”和“黄段子”偏多。这与中国人长期受政治压抑以至迫害以及性压抑以至禁欲主义有关。现在环境宽松了,有矫枉过正之嫌。虽不能正式登大雅之堂,可往往在酒席上、甚至在办公室里讲。一方面,它确实是一种排解心中郁闷的有效方法之一;另一方面,它也确实有一定的副作用,因为开玩笑,有它的两面性:一方面是想调节气氛,另一方面带有相当强的攻击性,何况黄段子有世风日下之嫌。可见,说笑话、开玩笑也要掌握分寸,得有一定的品格才行,使其达到积极、健康的境界。 * * ⒅“升华”。把原始冲动、欲望,用符合社会情、德、理、法要求的方式积极表现出来,导向为人们所接受、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上面来。在悲痛或欲望未遂中,把情感、需求或理想,提升到更高境界;在失败中,把原来未实现的目标,转换到新的、更高的目标上来。继续奋斗,作出更大奉献。如残疾人的“身残志不残”;有的劳模拼命地工作,从心理学角度说,可能是受到重大心理创伤,以此自我抚慰,进而得到升华;仁人志士的“忍辱负重、委曲求全”;(20世纪)50年代,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遭受政治迫害,愤、困而练书法,终成一体“舒同体”;司马迁说,西伯周文王被囚拘而演《周易》,孔仲尼游说受到困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乃著《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而司马迁他自己在受到宫刑之后没有自杀,也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即《史记》一书。 升华很大的成分是有意识的行为,成为道德乃至更高的境界。 最后的一种或一次升华:一些仁人志士遇害前高喊“共产主义万岁”或“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等信仰或信奉,从心理学角度说,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抑或能有一知己,与之共赴刑场,则死可瞑目矣,如《刑场上的婚礼》周文雍和陈铁军、《红灯记》李玉和与李奶奶一起就义。 * * ⒆善于随时、不断清除“精神垃圾”(也叫“心理垃圾”)。每个人都会产生“心理垃圾”,就像脸、地天天会有灰尘一样。问题不在于有,而在于像天天洗脸、扫地一样地对“心理垃圾”进行清除。 ⒇“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宁静淡泊—中庸”。 生活中,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件,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会不期而至。观天地之无垠,看人生之渺小、脆弱,用恬淡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