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doc

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 问题及成因分析的调研报告 淄川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 2013.12 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的调研报告 淄川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 随着社会的进步,竞技体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国家对其重视不断的加强。因为,在当今世界上,竞技体育不仅是国家科学技术和综合实力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而国家要进步,竞技体育要发展,其先决条件是应培养出大量的体育后备人才。因此,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在整体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县市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源头和根基。 但就国家对竞技体育研究的范围及对象而言,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人们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单个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上。如:足球、篮球、田径、乒乓球等在学校经常开展的项目上,而忽视了一些重竞技项目,如摔跤,柔道,举重等生源严重不足的问题。研究的对象多集中在对从事体育的运动员及国家政策方面,而针对某个地区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的研究很少。结合我区体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就目前在县级体校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出现的问题,通过几年来的资料显示,作如下具体分析: 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招生困难,体育尖子生人数逐年下降。 很多家长和文化课教师反对学生参加体育训练,认为体育训练影响文化成绩,影响升学考试,也没有什么好的前景。又加上招生学校太多,学校给的政策不一样,对于家长来说,肯定是选择教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而且是能正常上文化课的重点中学,对于县级竞技体校来说,半天学习半天训练的方式,在这方面并得不到家长的认可,但是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成材之路百分之九十都是从县级体校出来的,没有充足的训练时间做保障,很难保证学生有好的成绩,家长的不认可,学校的宣传偏离正常思路,导致选材条件突出的尖子生人数在逐年下降。例如:我区体校在2011年招生61人,2012年招生50人,而2013年招生30人,从近三年的招生情况看每年的计划招生人数都是60人,而2013年的招生明显较前两年下降,与实际招生人数相差很多。 2、学训矛盾依然存在。 在体教结合的新教学模式下,始终要以保障学生文化学习为主,运动训练为辅的原则。队员在刚刚参加体育训练起初,并不需要超负荷的运动训练,前期只是培养队员的兴趣,基础素质,基本动作等,每天的训练只不过一个半小时足够,也不会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但是这仅有的一个半小时,有些文化课教师也不给,所以学生很难达到体校教练预想的目的,要培养出好的运动员没有充足的业余训练时间是不行的,这也是目前困扰竞技体育训练的一大问题。 3、体育学生的出路让家长担忧。 对于招生进来的体育特长生来说,将来的出路是他们家长所想的重要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走竞技体育这条路能成功,他们通过选材,集训,测试进到体校,在同龄人当中他们是优秀的,但是经过几年的训练,有的学生成绩会突飞猛进,优秀的会继续向高层次的竞技体育训练中迈进,会取得更好的体育成绩,但是还有一部分优秀的学生,平时训练也很认真,成绩也很好,但是他们会受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生长发育、伤病、骨龄、家庭条件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能向上级训练单位继续发展,但是通过他们的努力考大学应该还是有很好的出路,但是到目前并没有很好的保障措施,或是优惠政策保证他们能够进高中继续深造,导致家长在孩子从事体育训练发展方面的绊脚石。 4、文化课考试导致一部分素质好的队员不能输送。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根据通知精神,对于今后学生参加比赛都要进行文化课考试,考试不合格的不准参加比赛,市级体校也相应出台政策,对于进校的学生一律参加文化课考试,不合格的不能进校,这给那些天生素质好,文化课成绩差的学生构成了障碍,要是以前会有好几个项目的教练抢着要的学生,现在一听说学习不好,他们就直接打消念头,造成有好的队员送不出去的一大难题。 选材机制不适合现在竞技体育的实际. 县级体校的选材都是从应届小学毕业生中选择那些具有运动天赋,身体条件好,能适合某个项目发展的队员,不同的运动项目,选材的标准和尺度并不一样,就拿重竞技项目的摔跤,柔道,举重这三个项目来说,他们的最大级别肯定是选体重大的,要让他们通过统一的素质测试标准,那肯定不行,从跑步这一项就会把他们卡死,射击项目注重的是稳定性,协调性,以及心理素质方面,队员速度好,爆发力好对这个项目也并没有什么吸引力,每年深入到学校招生,因时间紧,项目多,急匆匆的只是用目测的方式选学生,必须要通过定期的集训,预测骨龄,身体检查等,一遍遍的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