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学基础02沉积作用与沉积构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沉积作用(Sedimentary Processes) 物理作用(Physical Processes), 生物作用(Biological Processes), 化学作用(Chemical Processes) 沉积构造(Sedimentary Structure) 物理构造(Physical Structure), 生物构造(Biological Structure), 化学构造(Chemical Structure) ;第一节 沉积作用;(2)流态(Flow Regime) 弗劳德常数 Froude number (F):F =V╱√ g . d v: 流速(velocity of flow) g: 重力加速度(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 d: 水深(depth of water) 低流态(Lower flow regime),F1,即是一种水深流缓的流动状态, ??体搬运能力弱,水面波动和沉积物表面的起伏不同相。 过渡流态( Transitional flow regime): F=1, 高流态( Upper flow regime):F1,即是一种水浅流急的流动状态,水体搬运能力大,水面波动和沉积物表面的起伏同相。; (2)底形(Bedforms) 底形是水流作用在水底沉积物表面所形成的各种外形。底形与流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随水流动态的变化,底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大部分沉积构造(各种波痕、层理)是由于底形的迁移而形成的。 低流态下,随着水流动态变强(F值增加),底形出现的次序为:下平底(lower plane bed,没有颗粒移动)?小波痕(small ripples) ? 小波痕叠加的大波痕(megaripples superimposed )?大波痕( mega ripples) 随着水流动态变强(F值增加),波痕的脊由直线变为波状和舌形。 过度流态下,底形不稳定,主要是被冲刷的大波痕。 高流态下,常见的底形为上平底( upper plane bed)和逆行沙丘 (antidunes)。;底形随水流强度的演化图(Simons, 1965) A:直线形波痕;b:波曲形波痕;c:舌形波痕;d:新月形波痕;;速度(cm/s);2、重力流(Gravity Flow) 通常称为高密度流(dense flow), 在重力作用下,沉积物不稳定而移动?带动水介质运动?水介质与沉积物充分混合,进而形成富含沉积物的流体 按照沉积物的支撑机理,重力流可分为四种类型: 浊流(Turbidity current): 流体内的沉积物由湍流的向上分力所支撑,并使沉积物持续地悬浮于流体中。 液化流( Liquefied flow):沉积物颗粒间孔隙流体的向上流动而支撑沉积物。在富含液体(水)的松散沉积物中,当孔隙流体压力超过静水压力时,颗粒保持悬浮状态,就象流沙一样。 颗粒流( Grain flow):由于沉积物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作用而支撑颗粒呈悬浮状态,在重力作用下流动。 碎屑流(Debris flow): 基质支撑沉积物颗粒,使砂、砾级悬浮于其中而在重力作用下进行搬运。;重力流类型(按颗粒支撑机理)(Middleton and Hampton, 1976);重力流的形成与演化示意图(Walker, 1978);二、沉积物颗粒( Sediment grains) 当流体流动所产生的上举力与牵引力超过沉积物颗粒的重力和吸附力时,颗粒开始移动。在细粒沉积物中,颗粒主要受吸附力的作用;在粗粒沉积物中,颗粒主要受重力的作用。细粒沉积物中颗粒的启动速度比粗粒沉积物中颗粒的启动速度大;但细粒颗粒的沉降速度比粗颗粒的沉降速度小。;第二节 沉积构造 (Sedimentary Structures);§2.1.2 物理构造(Physical Structures) 层面构造[表面痕迹(surface marks), 底面印痕( bottom imprints)]和层理构造(bedding Structures ) 1、表面痕迹(Surface marks) (1) 雨痕(Raindrop marks)圆形或椭圆形, 在少雨区发育较好。指示水上环境或半干旱环境,说明沉积物曾经出露水上(暴露标志)。 (2) 泥裂(Cracks): 平面上为多边形,剖面上为“ V”字形,由泥岩脱水、收缩或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