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P+1防雷: (1)TN系统没有问题,因压敏电阻接在相线和零线之间,故TT系统也没有问题 (2)差模干扰:压敏电阻能有效泄放 (3)共模干扰,放电管响应时间较压敏电阻长,在气体放电管响应前,相线上的对地过电压不能泄放,总的放电时间为两部分之和,有必要优先选用响应速度更快的气体放电管。 (4)零线上的电压通过放电管泄放,放电管的续流现象正好使零地残压降得很低。 D.3P+1防雷系统 3.2接地技术 接地就是将一个点与某个点位基准面用导体连接起来建立低电阻的导电通道。 “接地”通常有三种: 安全接地 工作接地(系统基准地) 干扰抑制接地(屏蔽接地) 安全接地的作用: (1)防雷(瞬时高电位、大电流) (2)保护人生、设备安全(高压电器外壳电荷积累、绝缘下降) 工作接地的作用:防止电子设备自身内部的干扰 干扰抑制接地(屏蔽接地):防止外部干扰 自然界的土壤地层有两大电气特性: ①导电:导电率为10-3至10-1S/m,介于良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②容电量?∞ 大地导电 ? 可将电气设备和地间组成电气连接 容电量?∞ ,可把土壤地层理解为等电位面,成为系统的基准电位。 S=1/Ω 西门子 从工业应用角度看,控制系统通常有两种接地方式:单独接地 等电位联结(连接) 1)单独接地 将控制系统的保护接地接入电气安全接地网 工作接地采用独立的、“干净的”接地装置与大地相接 注:在一段电源保护地线的两点间会有数mV,甚至几伏的电位差。这对弱电信号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干扰,因此控制系统的工作(信号)地和保护接地不能在“柜内”混用。 3.2.1. 接地系统的结构 近十年接地系统在概念和技术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转变是接地系统的合格标准: 接地电阻值(以前,单纯注意接地电阻) 接地结构+接地电阻值(现在,除了接地电阻,还有结构要求),特别是从单独接地到等电位联结方式的转变 2)等电位联结 主体思想的多点连接(网络连接) 即设备和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位基本相等的电气连接。其中包括结构纲筋、金属设备、管道等(都是很好的接地极),进而和接地极相连,各接地点之间的地电位差最小. 以往在实际工作中大量采用TN-C系统供电(俗称零地合一),50Hz的工频干扰经由设备外壳,元件底板串入信息系统,必须要求工作地与保护性地隔离,特别是防雷接地更要避而远之。 随着城市建筑的发展,工作地与保护性地的分离已越来越困难。 和单独接地相比,等电位联结有如下的特点: 常规的基地方式会因电气设备故障或雷击会形成建筑物不同部位地电位差的存在,这时如意外地连接不同地点的设备会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或损坏设备,无法保障人身和控制系统的安全,特别是在爆炸危险场所更为严重。采用等电位联结,就可减小或避免这种危险的发生。 由于建筑物各处均为等电位,使共模型态的干扰不易产生(基准相同),减小了系统的共模干扰。 采用等电位连接,可消除静电和电场的干扰,不易受磁场干扰; 实施方便,等电位接地系统已为国际标准采用,并逐步在我国国家标准中推广。 3.2.2. 等电位联结的三种方法 S型(星型)接地系统 ERP Earthing Reference Point 接地基准点 等电位接地网 控制系统机柜 M型(网络型)接地系统 混合型接地系统 PE电源保护地+工作地 PE 配电箱 等电位接地网 机柜 接地汇流排 接地 干线 仪表及控制系统M型接地系统 M 型等电位连接网络是通过多点连接组合到接地系统中去。 M 型等电位接地网络宜用于延伸较大的开环系统,而且在设备之间敷设许多线路和电缆,以及设施和电缆从若干处进入该信息系统。 PE 配电箱 等电位接地网 机柜 接地汇流排 接地 干线 3.2.3. 系统内部连接(串联接地和并联接地) 串联接地因各电路的地电流在地线阻抗以及连接阻抗会引起各电路间的耦合,所以会产生干扰,故要避免使用。 如果不可避免,则应尽量使地线阻抗趋向最小。 设备1 设备2 设备3 I3 I2 I1 A B C R1 R2 R3 VA<VB<VC 设备1 设备2 设备3 R1 R2 R3 I1 I2 I3 R4 A 并联接地可以减少因地电流引起电路间的耦合。 根据接地标准,应强调“分类汇总”。 汇总点离和地的接入点愈近与好。 并联接地仍然存在耦合(公共阻抗耦合) 如果R4代表接地电阻,为减小耦合,显然是愈小愈好。 低压系统接地制式按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包括信息系统)不同的接地组合来分类,按照IEC规定,低压系统接地制式一般由两个字母组成,必要时可加后续字母。 按低压系统接地制式划分有TN-S、TN-C、TN-C-S、TT、IT等五种。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接地点对地的关系:T表示直接接地,I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业机器人控制器:FANUC R-30iB:FANUCR-30iB软件系统介绍.docx
- 广州数控GSK980TB3系列使用手册.pdf
- 中国继发性高血压临床筛查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 (1).pptx
-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doc VIP
- 高校微专业建设:特征、挑战与发展对策.docx VIP
- Diego Abreu - 产品生物相容性 Biocompatible Break Thru Products.pdf VIP
- 搞笑小品《水煮三结义》台词剧本.docx VIP
-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课件(共27张).ppt VIP
- 小学语文分级阅读课教学设计合集.docx VIP
- 单层厂房造价指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