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核编程之挑战与应对— 计算机系统结构.ppt

多核编程之挑战与应对— 计算机系统结构.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并行程序设计方法学 组合——判断依据 增加粒度是否减少了通讯成本? 重复计算是否已权衡了其得益? 是否保持了灵活性和可扩放性? 组合的任务数是否与问题尺寸成比例? 是否保持了类似的计算和通讯? 有没有减少并行执行的机会? 并行程序设计方法学 映射 每个任务要映射到具体的处理器,定位到运行机器上; 任务数大于处理器数时,存在负载平衡和任务调度问题; 映射的目标:减少算法的执行时间 并发的任务 ? 不同的处理器 任务之间存在高通讯的 ? 同一处理器 映射实际是一种权衡,属于NP完全问题 映射判据 映射——判断依据 采用集中式负载平衡方案,是否存在通讯瓶颈? 采用动态负载平衡方案,调度策略的成本如何? 并行程序设计方法学 一个简单实例 r = A + B + C A = (a1 + a2 * a3) * B B = b1+b2 C = c1 + c2 R A B C 划分 问题 划分后域集 通讯 并行程序设计方法学 Text R A B C 划分后域集 R A B C 建立通讯的域集 并行程序设计方法学 R A B C 建立通讯的域集 组合 R A B C 组合域集 并行程序设计方法学 映射 R A B C 组合域集 映射后域集 A B C R 发展前景 多核时代 毫无疑问,多核给我们提供了更经济的计算能力。但是,这种能力能否善加利用还要取决于软件。软硬件在这里的关系就如同路与车: 如果把多核平台看成是高速公路的话,软件可以看成是高速公路上的汽车,高速公路只是提供了一个基础,而到底能发挥多大运输能力,还要看汽车能跑多快。 发展前景 多核时代的到来已经不可避免,对于广大程序员来说将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有真正地了解多核及并发的原理,才能真正发挥多核CPU的效率。到那时,多核时代才会进入鼎盛时期。也许到那时,将会开发出更适合多核CPU的开发模式 。 发展前景 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单核CPU的主频极限是4GMHZ,而多核CPU会有极限吗?答案是肯定的。虽然现在还不能给出多核CPU的确切的极限是多少。但可以肯定,CPU中的核不能无限制地增加,体积不能无限制地缩小。当然,主频更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然而,如果将来多核CPU达到了它的极限,那么我们将如何应对呢? 发展前景 症结 可能所有学过计算机的人都知道,现在的计算机无论速度有多快、体积有多少、功能有多多、价格有多便宜,都离不开冯.诺依曼机的限制。 当然,基于多核CPU的计算机也是如此。多核CPU的终结是否会意味着冯.诺依曼机的终结呢? 自从计算机发明至今,不管主频怎么提高,集成度怎么提高,唯一没变的是计算机的架构——冯.诺依曼模型 发展前景 在近十年时间里,各大新闻媒体经常报道一些科学家正在或已经研究出了颠覆冯.诺依曼机的计算模式。如前一阵子IBM宣布研究出基于十进制的CPU。而更有甚者,将彻底摆脱了传统计算机的束缚,如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都是最吸引我们眼球的词汇。虽然有这么多种类的新型计算机,但它们大多只是实验室产品,至少在目前还不能大规模应用。因此,才有了现在的多核CPU来填补新型计算机问世之前的这段空白。 发展前景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多核CPU理解为一种过度产品,毕竟没人愿意在多核的环境下编程,因此这太复杂了。但为了继续满足摩尔定律和人们不断膨胀的欲望,计算机科学家们不得不提出这种过度的解决方案。但也许这不会太久,如果我们往前看,未来世界的曙光在向我们招手。最后让我们做好准备来迎接新世界的到来吧! Company Logo LOGO LOGO 多核处理器 内容 拉开多核时代的序幕 多核处理器简介 多核挑战软件开发 并行程序设计方法学 发展前景 拉开多核时代的序幕 CPU简史 1971 1978 1985 1995 2003 Intel 4004 Intel 8086 Intel 80386 Intel Pentium系列 Intel P4 3.8GHZ 拉开多核时代的序幕 在CPU快速发展的20年里, CPU一次次地遭遇性能极限,但都又一次次地冲破了这个极限.从奔腾到奔腾2,CPU也突破了1GHZ,从奔腾2到奔腾3,CPU从1GHZ突破了2GHZ,从奔腾3到奔腾4,CPU也终于突破了3GHZ,现在最高的CPU主频已经高达3.8GHZ 单核CPU的极限突破 单核CPU好象停止了前进,到3.8G却怎么也超不过4G 单核CPU遭遇终极瓶颈 英特尔不得不承认奔腾系列已经遭遇最终的主频极限,4G就象一场百年罕见地强降雪,将奔腾系列CPU的性能高速公路永远地封死了。因此,以英特尔为首的CPU军团不得不另外找一条更宽的性能高速公路来继续他们的CPU神话 另寻出路 拉开多核时代的序幕 多核时代到来 2006年是CPU及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