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 新文化运动人教部编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一篇.docxVIP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 新文化运动人教部编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一篇.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 新文化运动人教部编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在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某历史兴趣小组想做一期关于我国20世纪头20年所创刊物的特辑介绍,下列刊物中可以被选入特辑介绍的是( ) ①《万国公报》 ②《民报》 ③《每周评论》 ④《青年杂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小明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关于某运动的一张卡片(见右图)。该运动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 )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C、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D、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在于它提出了( ) A、“师夷长技”的主张 B、“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C、“君主立宪”的主张 D、“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1916年,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李超想在如下图杂志上发表文章,你若是当时杂志的编辑,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 ) A、社会需要儒家思想 B、君主立宪是时代的潮流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立足国情,反对全盘西化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请将下列中国“第一”的历史事件写出来(1)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______(2)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______(3)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______(4)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5)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______(6)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问答题】 【曲折探索】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曲折前进。材料一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材料二 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2007年《复兴之路》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伤害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材料四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请回答:(1):材料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戊戌变法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 他它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请列举此次变法的两位代表人物(材料中提到的人物除外)。(3):材料三中的“革命”发生在哪一年? 根据此材料概括这场革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4):材料四中的“三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由此引发的这场运动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5):综合上述材料,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 第8题【改错题】 继胡适之后,明确提出“文学革命”口号的人是鲁迅。 【答案】: 【解析】: 第9题【材料分析题】 思想是政治变革的先导。某校九年级二班的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准备以“思想的火花”为主题进行专题学习,他们收集到一些资料,设计出一些问题,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 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春秋 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使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政治学术思想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社会结构急遽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兼并战争接连不断,文化思想空前活跃。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现于这个时代,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 材料二:孙中山在阐释三民主主义的基本内容后总结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族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本志同人本来无,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27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非专业程序员,熟练python爬虫,制作教育游戏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