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渗漏水治理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下室层数也不断增加,而地下室的渗漏水现象也比较普遍,已严重地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和地下室的使用和安全。究其原因,即有客观因素,也有设计、施工、材料、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为此,针对不同的工程渗漏情况,本着“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对地下室的渗漏水进行综合治理。
一、工程概况
平煤集团经调大厦是一座集金融(含营业与办公)和写字楼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8280㎡,框支筒结构,总高88.888m。建筑物由主楼和裙房组成,两者之间设有100mm宽建筑缝贯穿上下。主楼地上二十二层,地下二层,框剪结构,箱剪结构,箱型基础,基底标高-12.12m;裙房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框架结构,片筏基础,基底标高-5.32m。地下室底板和外墙均采用C30集料级配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内外墙面均抹3~5mm厚CIA水泥砂浆,基础回填采用3:7灰土分层夯实。地下防水做法
地下防水工程完成后,发现存在渗漏问题。
二、工程渗漏部位及渗漏原因分析
1、主楼和裙房的变形缝处渗漏
变形缝是防水的薄弱环节,存在“十缝九漏”之说,因此变形缝的渗漏已成为地下工程的通病之一。究其原因,除变形缝施工难度较大外,原来的防水措施考虑不周也是原因之一。如在此原设计选用的可卸式钢板伸缩片变形缝施工完成后,出现漏水呈喷涌状,较严重,经实际检查和查阅相关资料,我们认为原来的防水措施只考虑一道防线过于单薄,应考虑采用多道防线、刚柔结合的复合防水构造形式,才能达到密封防水、适应变形的要求。且变形缝渗漏,也是由于主楼和裙房高差和荷载差异较大,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使处理变形缝的材料在同一水头情况下承受的压力增加,也对防水不利。施工时,混凝土期龄不断增长,产生收缩,角钢膨胀系数与混凝土又不同,使角钢与混凝土之间产生收缩裂缝,也加速了渗水通道的形成。此外,埋设角钢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产生缝隙,也导致变形缝漏水。
2、外墙处渗漏
地下室外墙渗漏部位主要在主楼地下层水池,裙房地下一层通风口等防水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少振、漏振、超振,造成蜂窝、麻面、沟洞处漏水,模板接缝不严密,跑浆、漏浆处漏水,防水砂浆抹面处理层未清理好,未分层压实,使面层与基层粘贴不牢固,空鼓、裂纹处漏水。
3、穿墙管处渗漏
裙房地下一层北墙有一穿墙管由于未事先预埋,直待混凝土浇注完毕后,才发现漏设,重新凿洞埋管,破坏了原防水层,造成了渗漏。裙房地下一层西墙有一穿墙管因固定不牢,松动变形,使管外壁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缝隙,造成渗漏。
4、施工缝处渗漏
由于浇筑主楼地下二层西北角底板混凝土时,突降暴雨,工程被迫暂停,施工队伍只好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表面,待雨停后,把施工缝处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泛粒与杂物,然后再铺一层与原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再继续浇筑混凝土,但由于原混凝土表面被雨水冲刷跑浆严重,仅留下砂石和少量水泥浆,形成新旧混凝土不能紧密紧密结合,产生缝隙,造成渗漏。
5、施工缝处渗漏
由于浇筑主楼地下二层西北角底板混凝土时,突降暴雨,工程被迫暂停,施工队伍只好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表面,待雨停后,把施工缝处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泛粒与杂物,然后再铺一层与原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再继续浇筑混凝土,但由于原混凝土表面被雨水冲刷跑浆严重,仅留下砂石和少量水泥浆,形成新旧混凝土不能紧密结合,产生缝隙,造成渗漏。
6、其他
经查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该场地地下水为潜水,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及场地内上、下水管道漏水渗入,地下水稳定水位在地表下0.6~1.9m。经对大厦所处周围环境调查得知,原有地下上、下水管道因年久失修形成渗漏,补充了土壤中的含水量,再加上雨季、丰水季节,降水量大,地下水位升高,水压加大,穿透原防水层,造成漏水。
三、渗漏治理方案
针对目前工程渗漏情况,本着“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原则,经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共同研究制定以下治理方案:
1、首先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确定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为二级。并决定由具有资质等级证书的防水专业施工队伍来承担治理任务,操作人员必需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所发的上岗证方可进行施工。
2、主楼和裙房的变形缝处渗漏治理方案。
将变形缝内的原嵌缝材料清除,深度约10cm,在漏水较大部位处埋设引水管,把缝内主要漏水引出缝外,然后打住浆眼,采用0.3Mpa压力化学注浆,将高分子注浆材料TB型聚氨酯堵漏剂(由甲苯二异氰酸酯和水溶性聚醚合成)注入混凝土裂缝,再用快速堵漏灵做5~10mm防水层,粉刷2~3mmJ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