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安全技术培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式中 --单相接地短路电流(A),为计算简便,并使热稳定度更有保障, 可取为 tk ——短路电流持续时间(s)。 4、接地电阻的测量 (1) 用电流表及电压表测量:用电流表及电压表测量接地电阻,如图5-14所示。 图5-14 电流表-电压表测量接地电阻 测量公式如下 (2) 接地电阻测量仪 (5-18) 图5-15 接地摇表测量接地电阻 图5-15为ZC-8型接地电阻测量仪。又称接地摇表。 5.2.3 低压配电系统的等电位连接 1、基本定义 等电位连接是使电气装置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可导电部分电位基本相等的一种电气连接。 2、应作等电位连接的导电体 对下列导电体应采用部等电位连接线相互可靠连接: (1)PE(PEN)干线。 (2)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中的接地干线。 (3)建筑物内的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 (4)便于连接的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导电部分。 上述导电体宜在进入建筑物处接向总等电位连接端子板,如图5-16所示。 图5-16 建筑物内总等电位连接图 1-保护线 2-总等电位连接线 3-接地线 4-辅助等电位连接线 B-总等电位连接(接地)端与板 M-外露导电部分 C-装置外导电部分 P-金属水管干线 T-接地极 3、等电位连接的作用 1)总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是建筑物内电气装置的一项基本安全措施。其作用是降低接触电压,保障人员安全。 图5-17所示的建筑物作了等电位连接和重复接地。 图5-17 总等电位连接作用的分析 (2)辅助等电位连接: 采用局部范围内作辅助等电位连接(也称局部等电位连接),可以使接触电压降低至安全电压限值50V以下。 辅助等电位连接的作用可用图5-18进行分析。 总等电位连接和辅助等电位连接系统示例,如图5-19所示。 图5-18 辅助等电位连接作用的分析 图5-19 等电位连接系统示例 4、等电位连接导线截面的选择 (1)总等电位连接线: (2)辅助等电位连接线: 5.3 触电事故及救护 所谓触电,多是因为人体有意或无意地与正常带电体接触或与漏电的金属外壳接触,使人体的某两点之间被加上电压,进而形成触电电流。 5.3.1触电对人体的伤害形式 1、电击 电流通过人体造成内部器官损坏,产生呼吸困难,严重时,造成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而体表没有痕迹。这种情况叫做电击。 2、电伤 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在电流作用下,使熔化蒸发的金属微粒侵袭人体皮肤而遭受灼伤、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的伤害,叫做电伤。 5.3.2 影响触电严重程度的因素 1、电流流经人体的效应 (1)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2、影响触电对人体危害程度的因素 (1)电流大小的影响:通常把触电电流大小分为感知电流、反应电流、摆脱电流和心室纤颤电流等。 2) 反映阈值 1) 感觉阈值 (2)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 的电流强度、持续时间、电压、频率、通过人体的途径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 3) 摆脱阈值 4) 心室纤颤阈值 表5-2表示按不同的范围确定不同的触电电流安全极限。 电流范围 50,60HZ电流 有效值/mA 通电时间 人体的生理反应 0 0-0.5 连续 无感觉 A1 0.5—5 (摆脱电流) 连续 开始有感觉,手指,手腕等处有痛感,没有痉挛,可以摆脱带电体。 A2 5—30 以数分钟为极限 痉挛,不能摆脱带电体,呼吸困难,血压升高,但仍属可忍受的极限。 A3 30—50 数秒到数分 心脏跳动不规则,昏迷,血压升高,引起强烈痉挛,时间过长即引起心室颤动。 B1 50—数百 低于心脏 搏动周期 虽受强烈冲击,但未发生心室颤动。 超过心脏 搏动周期 发生心室颤动,昏迷,接触部位留有电流通过痕迹。(搏动周期相位与开始触电时刻无特别关系) B2 超过数百 低于心脏 搏动周期 即使低于搏动周期的通电时间,如在特定的搏动相位开始触电时,要发生心室颤动,昏迷,接触部位有电流通过的痕迹。 超过心脏 搏动周期 未引起心室颤动,将引起恢复性心脏跳动,昏迷,有烧伤、死亡的可能性。 表5-2 触电电流和人体的生理反应 (2)电流持续时间的影响: (3)电流流经途径的影响: (4)人体电阻的影响: (5)电流频率的影响: (6)人体状况的影响: 5.3.3 触电的规律及预防措施 1、触电类型 直接接触触电: (2) 间接接触触电 (3) 感应电压电击: (4) 雷电电击: (5) 残余电荷电击: (6)

文档评论(0)

扶摇直上九万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