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城作为伟大的防御工事,基本由关隘、城墙与楼台、烽燧三部分组成。 此外,还有城、堡、堠等组成部分。 三、长城 (一)关隘 关、塞、隘、口——长城的关、塞、隘、口非常之多,是长城防守的重点,也是平时出入长城的要道。 关隘是长城沿线的重要驻兵据点,位置多选择在出入长城的咽喉要道上。整个关隘构造,一般由关口的方形或多边形城墙、城门、城门楼、瓮城组成。有的还有罗城和护城河。 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为七点八米,有些地段高达十四米。凡是山岗陡峭的地方构筑的比较低,平坦的地方构筑得比较高;紧要的地方比较高,一般的地方比较低。墙身是防御敌人的主要部分,其总厚度较宽,基础宽度均有六点五米,墙上地坪宽度平均也有五点八米,保证两辆辎重马车并行。 墙身由外檐墙和内檐墙构成,内填泥土碎石。外檐墙是指外皮墙向城外的一面。构筑时,有明显的收分,收分一般为墙高百分之二十五。墙身的收分,能增加墙体下部的宽度,增强墙身的稳定度,加强它的防御性能,而且使外墙雄伟壮观。 内檐墙是指外皮墙城内的一面,构筑时一般没有明显的收分,构筑成垂直的墙体,关于外檐墙的厚度,一般是以垛口处的墙体厚度为准,这里的厚度一般为一砖半宽,根据收分的比例,越往下越厚。砖的砌筑方法以扁砌为主。图示为长城的墙身断面图。 墙的结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的,总观万里长城的构筑方法,有如下几种类型: (1) 版筑夯土墙:版筑夯土墙是我国最早采用的构筑城墙的方法。它是以木板作模,内填粘土或灰石,层层用杵夯实修筑成的。 (2) 土坯垒砌墙:它是用粘土先做成土坯,晒干后再用粘土作胶结材,像砌砖一样垒砌而成,墙面外再抹一层黄泥作保护层。 (3) 青砖砌墙:到了唐代以后,制砖技术有了发展,队城门及附近的城墙,开始采取用砖包砌,内填黄土的方法来修筑了。这样构筑的城墙比版筑夯土墙坚固多了。 (4) 石砌墙:它是用山石砌筑的城墙。山石有的加工成条石,也有的是毛石,这样砌筑的城墙,能承受更大的垂直荷重,抵抗当时各种兵器的袭击,而且能经受大自然的侵蚀。 (5) 砖石混合砌筑:由于山石承重力好,又能抗自然侵蚀,所以长城不少关隘的城门、城墙以及长城许多地段,均以条石作基础,砌筑到一米多高,上面再砌巨型青砖。砖石混合砌筑城墙,结构更加坚固,对当时的各类兵器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 (二)城墙上的构造设施 (1) 券门:由于平时不少士兵是守在城下的,一旦有战事发生,即要登城参加战斗,所以在长城内侧每隔不远就建有一个圆拱形小门,称作券门,有石阶通到城墙顶上。 (2) 垛口:在墙顶外侧的迎敌方向,修筑有两米高的齿形垛口,是战斗人员了望敌情、射击敌人时掩护自己用的。垛口一般砌筑成矩形。垛口上部砌有一个小方洞即了望洞。了望洞的左右侧面砖呈内外八字形,这是为了便于了望敌人,又不易被敌箭射中。下部砌有一个小方洞,是张弓发箭的射孔。射孔底面向下倾,便于向城下射击敌人。 (3) 擂石口:用以从城上高处推下石头撞压城下敌人的设施。 (4) 垛墙:又称雉堞,设在马道外侧,基厚48厘米到40厘米。垛墙上半部开垛口,下半部砌擂石口,与垛口相错排列,也有每两个垛口才砌一个擂石口的。 (5) 宇墙(女墙):在城墙顶的内侧,修有一道与垛口并行的矮墙,高约一米,叫宇墙,又叫女儿墙,它起着栏杆的作用。 (6) 单边墙:所谓单边墙是当地群众的叫法,它与普通城墙的区别就在于它仅是一堵薄墙。 (7) 障墙:障墙一词是近年来在研究长城的著作中出现的约定俗成的叫法,指的是天梯式马道上沿大阶台边缘建造的与垛墙垂直相撞的包墙。 (8) 挡马墙(拒马沟):长城城墙外面敌方向在冷兵器的射程范围内修建的矮墙或沟堑。 城墙顶面:顶面一般宽约五米,可容五马并骑,十人并行。为了防滑,路面多用三至四层方砖铺砌而成,铺砖方法采用十字缝的形式,用石灰勾缝砌筑,嵌缝平整。 1.南京城墙 以聚宝门规模最大,是我国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堡垒瓮城,在我国城垣建筑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现存著名城防建筑 指旧时农耕民族为应对战争,使用土木、砖石等材料,在都邑四周建起的用作防御的障碍性建筑。古代军事防御设施,由墙体和其它辅助军事设施构成的军事防线。 城垣 2.平遥古城 2.平遥古城 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3.西安城墙 中国城防建筑 城防建筑是我国古代用以抵抗外来侵略的军事防御工程设施,主要有城池、城关和长城。 它们都有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一般规模宏大、坚固耐用,技术高超,极具游览价值。 一、城防建筑 (一)发展情况: 1、商代以前:人们为了防御敌人的侵犯,在集居地的外围夯筑土墙,再围以护城河,这就是最初的城池。 城指城墙,河指护城河。 城池(城关) 2、战国时:为了加强城池的防卫能力,人们又在城墙顶上增建雉堞,还在城门上添设了用辘轳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