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物---阿德.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人物 阿德 长葛市坡坡胡镇 序 我是北方人,对所写人物取这样一个名字,并不是学习南方人的文雅,是为了个人隐私。阿德和我一个村子的同宗,他是父亲唯一的儿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按辈分应该叫他爷爷,因为名字中间是个“德”字,按字辈排行也属于“德”字辈,所以就在本文叫他阿德吧,本文中的其他人物名子也是如此,用名字中的一个字或特征称呼他。 一 阿德比我大二十多岁,在我有记忆时,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村中没有什么娱乐节目,看个露天电影就是孩子们最大的精神享受,小孩们遇到他,总是问:“德爷,什么时间有电影呀。”他总是热情的讲哪一天有,他好像是一个预言家一样,总是在他讲的时间有电影看,原来阿德是村中联系电影队的。 有一天,将近中午,一群人跑到他家里,抱走了一些东西,最显眼的是一个红漆的木头箱子。出门时。阿德的父亲刚好拉了一车土从地里回来,争吵了一番, 嚷道:“这个儿子我不要了,我的东西不许拿走。”说完,抢过红木箱子头也不回的回家了。听旁边的乡亲们小声议论:别人把演电影的钱给了阿德,阿德花了,没钱给人家,人家上门要账。从此以后,在村子中很少看见阿德的身影。 二 我再次注意阿德是因为他会理发。90年代,村子中已大变了模样,条件好的家庭已住上了楼板房,一般的家庭住的是青砖瓦房,阿德家住的还是夯土的房子,只不过房顶是瓦而已。阿德学会理发原来是很久以前的事,十多岁下学后,就开始在坡胡公社附近的一个理发店里当学徒,师傅是老城公社的,没几年就出师了,不过是断断续续的换地方干,只是我一个儿童没有注意罢了。 阿德学会手艺后,在孟庄开了个理发店,并且说了个媳妇是那个村的。一次,村中办丧事,理发店中是个聚人的地方,谈起了磕头行礼祭拜的事,阿德讲他第一次见别人磕头,一群好事人说:“小德,磕头行礼有好几种,懒四叩、二十四叩……你应该学一下,到你老丈人百年了,你不会咋办?”阿德傻傻的向别人学起了二十四叩,传到老丈人耳朵中,老丈人才四五十岁正当年,这件婚事就此完了。阿德则认为他的父亲从中说错了话,让他一辈子孤独一人。 阿德家破败不堪,又不邻大街,生意不怎么好,就跑到了东胡村开店。九十年代,暗潮涌动,理发店了有不正规的生意,警察查封了,阿德又一次逃奔他乡。 三 2008年夏季,坡胡镇下了一场特大暴雨,许多房子变成了危房,一些人家就搬到了原来的学校里,我才对阿德熟识起来,他也搬进了学校一间屋子。五十来岁了,人老了,模样也变了,我从没见他洗过澡,比小麦色还要深的皮肤;干瘦的四肢,走路一晃一晃的,但也充满了活力;我也从没见他洗过衣服,穿的不能再穿了,扔了再换,换了再扔;所以难以使人走近他。 理发早就不干了,阿德没有别的手艺,只有工厂里四处打零工,干一些不太重的体力活。钱挣得也不多,有钱了,抽好烟,吃肉喝酒,早上起来抽一口,也不吃饭,摇头晃脑的开始去干活,好像是喝了十八碗酒过景阳冈的武二郎一样充满力量,干活间隙再抽一口,到了晚上下班再来一瓶,酒也不贵,5元一瓶的杂牌。喝完以后,就红头胀脸的和学校的邻居们天南海北的聊开了:这几十年来东到山东,南到湖北,北到东北,西到宁夏……见过稀奇玩意,吃过山珍海味,教过天南海北朋友,提到我阿德,见的多识的广,哪个朋友不说我好。 阿德打工挣的不多,总是寅吃卯粮,村中两个商店里记账,实在不行一天吃一顿饭,酒瘾犯了,揭不开锅了,屋里能卖的都卖了。哪里有死猫死狗照收不误,,好好地学校成了屠宰场,用绳子把动物在篮球架上一挂,嘴里衔着刀,双手挖出五脏六腑,清炖爆炒,引得阿毛几个也去解馋。吃不完,挂在窗户下,可怜的家伙们意外死后还要落得个剥皮抽筋暴尸在外,瞪着眼珠子,美其名曰风干肉。 这天,他的本家的猎狗咬死一只野猫,他正在操场上卖力的表演自己的绝活,电话响了。阿毛躲在不远的树下细声细气地说:“你是阿德吗? “你是谁,干嘛?” “我是山货(回族乡镇名)收皮子的,猫皮我也要,十块钱一张,我在山货的十字路口等你,快点。” “好。我马上去。” 阿德骑上车,带上猫皮,高兴地准备出发,邻居贺大娘拦住他:“小德,你咋这么傻,你刚把猫杀了,山货人有千里眼,马上就知道了。”阿德不知嘀咕几句什么,停下了自行车。 阿德的叔叔在文革时期,逃难到宁夏定居落户,生儿育女,与老家时有往来。猫皮事件过去一段时间,一天,电话又响了,话筒那边传来熟悉的声音:“哥,我是阿钢呀,我拉了一车西瓜来长葛了,好想和你见一面,我在县城东转盘等你。”阿德激动不已,骑上电车星星火火的向长葛出发了,到了东转盘,面对来来往往的车流和人群,他拨出了电话:“弟呀,你在哪呀,怎么看不见到你呀。”电话那头:“向东走一走。”又走了一段路,还是再向东走一走,走到了董村镇,乌云翻滚,下起了瓢泼大雨,阿德像落汤鸡一样骑车回到了学校,蹲在在火堆旁,哆嗦的如风中的树叶。

文档评论(0)

yyons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