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精读课文课后习题答案集(修改版).docVIP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精读课文课后习题答案集(修改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4 页 共 NUMPAGES 9 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精读课文课后习题答案集 第一单元 第1课:草原 1.佳句欣赏: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草原比喻成一幅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 马上的男女老少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突出了草原人民的热情。)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是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骏马和大牛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草原上一切悠然自得的特点,体现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3、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和体会。 答: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体会: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举目皆是诗情画意,让人流连不已,难舍难分。本句也是文章的中心句。 第2课:白杨 1.《白杨》一课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答:课文在表达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借物喻人。 2.体会句子。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高大的白杨树象征爸爸,小树象征孩子,迎着风沙成长 指在恶劣的环境中成长。爸爸希望孩子们如小树一般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横梁之才。)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挺秀;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用的是借物喻人的手法。)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这是一个设问句。爸爸的表白的是赞扬无数边疆建设者奉献精神。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 3.小练笔:(选其中一种背诵) 人民解放军为了人民的安危,不管是抗洪抢险,还是防暴制匪,他们总是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在哪儿住下。消防官兵总是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在哪儿出现,他们不管遇到火灾还是洪水,不管遇到地震还是塌陷,他们总是坚强不屈,挺身而出,挽回无数人的生命。 第二单元 第5课:古诗词三首 1.读了这三首古诗词,你眼前浮现出怎么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 答:《牧童》使我眼前浮现出牧童晚归休憩的情景; 《舟过安仁》使我看到两个孩子以伞做帆、借风前行的情景; 《清平乐.村居》让我眼前浮现出江南的田园风光,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 这三首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我从中感受到古代孩童童年生活的天真活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2.解释下列诗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解释:放眼望去,草场宽阔无垠;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解释: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解释:大儿子在溪东的地里种豆,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小的儿子在溪边趴着剥莲蓬玩耍。 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 1、课文描写的一些场景和画面,一定使你印象很深。找出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答:画面一:作者看骆驼咀嚼。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了”一句,把作者看得入神了,看得忘记周围的一切的傻样儿写得惟妙惟肖,表现了作者童年的天真无邪。 画面二:和爸爸谈论铃铛的用途。“我”认为铃铛“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的看法很浪漫有趣,充满着诗情画意。 第8课:童年的发现 1、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发现了什么. 答:“我”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课文最后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在科学史上,科学家受迫害的事例很多.如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就曾因为在天体运动上的发现受到审判并被投入监狱。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为坚持日心说在监禁中受尽了酷刑,最后在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选择其中一个例子背诵) 3、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 答: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的孩子。 第三单元 第10课:杨氏之子 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答: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孔雀,婉转对答,使

文档评论(0)

yyons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