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查找例证 1.本义 词在文献中用过的几义项中,与古文字字形所反映的原始造字意图相合的那一个义项,是这个字的本义。本义与引申义、假借义相对。 能够表示本义的汉字形体,叫笔意。汉字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逐渐整齐化,符号化,从而脱离了原始的造字意图,无由看出它所依据的本义了,这种形体叫笔势。 奔 ,走也。从 , 声(贲省声)。(《说文解字》) 金文 小篆 ,行有所得也。从彳, 声 。 ,古文省彳。 ,取也。从見、寸。寸,度之,亦手也。 得 甲骨文 金文 得 2、因形求义应有古代文献用例为依据。(意义、内容) 从字形可以分析出的意义叫做字的“造意”,即造字意图。 由造意中反映出的词的某一义项,叫字的“实义”。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莫 君之丧,子、大夫、公子、众士皆三日不食。子、大夫、公子食粥,纳财,朝一溢米,莫一溢米,食之无算;士疏食水饮,食之无算;夫人世妇诸妻皆疏食水饮,食之无算。(《礼记·丧大记》)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隻 休 宕 氒 心 永 襲 氒 身 卑 克 氒 啻 隻 馘 百 執 訊 二 夫 孚 戎 兵 豚 矛 戈 弓 僃 矢 裨 冑 凡 百 又 三 又 五 休 宕 氒 心 永 隻 馘 百 執 訊 戈 弓 僃 矢 裨 戰隻兵銅 隻 獲 甲骨文 金文 战国文字 小篆 为(爲)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若 ,择菜也。(《说文解字》) 夫晋国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以为朝夕之急。(《国语·晋语》) (四)因形求义的操作步骤 因形求义是分析笔意通过造意找到实义来解释以本字形式记录的单音节词的本义的解释词义的方法。 1、确定正字 2、推求本字 3、恢复笔意 4、分析字形 5、寻找理据 6、查找例证 1、确定正字。 《汉书.贾邹枚路传》:“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却背而走,迹愈多,景愈疾。不知就阴而止,景灭迹绝。”念孙案:知当为如,字之误也。“不如”二字,与下文两“莫若”、一“不如”文同一例,“不如就阴而止”,与下文“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亦文同一例,若作“不知”,则和下文不合矣。《文选》正作“不如”。(《读书杂志》) 人性有畏其景而恶惡其跡者,卻背而走,跡愈多,景愈疾,不知就陰而止,景滅跡絕。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湯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不絕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猶抱薪而救火也。養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楊葉百步,百發百中。楊葉之大,加百中焉,可謂善射矣。然其所止,乃百步之內耳,比於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 2、推求本字。(溯本)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杨注曰:“凡物强则以为柱而任劳,柔自见束而约急,皆其自取也。”引之曰:“杨说‘强自取柱’之义甚迂。柱与束相对为文,则柱非谓屋柱之柱也。柱,当读为祝。哀十四年《公羊传》:‘天祝予。’十三年《谷梁传》:‘祝发文身。’何、范注并曰:‘祝,断也。’此言物强则自取断折,所谓太刚则折也。《大戴记》作‘强自取折’,是其明证矣。《南山经》:‘招摇之山有草焉,其名曰祝余。’‘祝余’或作‘柱荼’,是‘祝’与‘柱’通也。”(《读书杂志》) 溯本必须明确两点一、只有当形体无法与意义统一时才需要溯本二、借字与本字之间,一定有声音上的关联,这里说的声音,指的是古音 3、恢复笔意。(复形) 认字形,列表。 高明《古文字类编》 王延林《常用古文字字典》 认字形,列表。 孙海波《甲骨文编》 容庚《金文编》 徐中舒《汉语古文字字形表》 4、分析字形,辨明造字方法、构形类别。 5、参考《说文》,寻找探索形义关系,寻找理据 ,神也。七月侌气成,体自申束。从 自持也。吏以餔时听事,申旦政也。 (陳) 甲骨文 金文 战国文字 字形→字义→字音字形→字音→字义 (一)因形求义的原理 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文,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