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教程论述题大汇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论述题大汇总中国古代文论教程论述题大汇总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论述题大汇总 1、简述《文心雕龙》的基本结构。 《文心雕龙》素有“体大思周”之名,全书是研究写作指导,但立论从文章写作的一系 列基本原则出发,广泛涉及各种问题,结构严谨,论述周详,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第一著 作。它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在古代文论中独树一帜。全书五十篇,分为几个部分。开始《原道》、 《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为第一部分,讲“文之枢纽”,是全书的总纲。从 《明诗》到《书记》二十篇,为第二部分,分述各种问题的源流、特点和写作应该遵循的基 本准则。其中又有“文”“笔”之分。自《明诗》至《谐隐》十篇为有韵之文,自《史传》 至《书记》十篇为无韵之笔。从《神思》到《总术》为第三部分,统论文章写作中的各种问 题。第二部分以文体为单位,第三部分则打破文体之分,讨论文学创作、文学构思以及鉴赏 等等文学理论文体,相互联系形成一个论述的整体。《时序》、《物色》、《才略》、《知音》、《程 器》五篇为第四部分。这五篇没有直接的联系,但都是撇开具体的写作,单独探讨有关文学 的某些重大问题。最后,《序志》一篇是全书的总序,说明写作缘起与宗旨。 2、简述《闲情偶记》中关于戏曲创作的基本主张。 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总结前人的戏曲创作经验,从戏曲实践的各个层面对于戏曲艺术 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他从具体的演出实际出发,重视舞台效果,对于戏曲文学和戏曲表 演的论述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李渔很重视戏曲作品的结构,提出了“立主脑”的问题, 也就是在统一的主题安排下使得戏曲文学结构严密,脉络清晰。他将主题思想和结构联系起 来论述,反对蹈袭前人,提出“脱窠臼”,主张在选择题材时要主意到新奇的题材,见人所 未见。李渔要求戏曲语言要浅显易懂,特别注重宾白的创作,反对语言的迂腐深奥,要求语 言要新奇洁净,少用方言,还要求戏曲语言要准确,符合人物的个性。在戏曲音律方面,李 渔主张“恪守词韵”,但同时也反对太过拗口的音韵倾向。 3、什么是“以禅喻诗”? “以禅喻诗”开始于北宋苏轼、黄庭坚等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改变了前人仅仅以 参禅比喻学诗“工夫”的作法,直接以禅境比喻诗境,以参禅的“妙悟”喻对诗歌本质的领 会。严羽在体会禅宗心法的过程中,使用禅宗特有的理论表达,认为诗的本质也是不可言传 的,只能依靠“妙悟”。这样,他就使得以禅喻诗进入到了诗的本质层面上来,由此导出后 人“诗禅等一”等等的说法,在佛教思想融入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诗歌与佛理的融合虽然在早期就有,可唯独严羽能够将禅宗理论与文学现实相结合,不仅对 于佛法的本土化作出了理论贡献,借助佛理,严羽也能够更深入的涉及到一系列以前没有被 触及的文学理论问题,开拓了文学理论表达的视野。 4 、简述《文心雕龙》“神思”论的基本内容 神思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论概念,它指的是在文学艺术创 作过程中作家的思维活动特点。在刘勰之前,已经有一些艺术家提出了“神思”的主张,比 如东晋孙绰和刘宋时的宗炳。刘勰在《神思》篇中首先指出了“神思”作为艺术思维活动过 程中生动丰富的艺术想象活动的具体情形:“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 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思”的活动无所不到,可以不受到具体环境的限制,超越时间 和空间,具有无比广阔的活动范围,而且在整个“神思”活动的过程中,文学家的思维活动 始终都是和客观物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同时,这种活动又是和作家的感情之波澜起伏联 系在一起。当“神思方运”之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对艺术想象活 动的特点作了非常形象的描绘和相当深刻的概括,即“神与物游”,作为创作主体的心灵与 作为创作客体的物的融合统一。 5、简述陆机的“缘情说”。 《文选》李善注云:“诗以言志,故曰‘缘情’。”陆机“诗缘情而绮靡”的表达固然根 植于传统的理论表达,但他用“情”代替“志”,被认为是古代文论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 论表达。“诗言志”作为早期诗学的经典定义,其中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意义非常明显,经 过汉代经学的阐释,“诗言志”被描述为一种特殊的理论表达。在陆机那里,通过以“情” 代“志”,扩展了“诗”的源初意义,以便更精确的说明诗歌的真正范围。“绮”本来意义指 丝织品上的花纹,在陆机那里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文学风格。这种风格是纤细、“轻浮”的美, 描述色彩鲜亮,复杂而诱人的特点。沈德潜在《说诗粹语

文档评论(0)

优秀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