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 国 金 融 史
主讲:范晓婷
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金融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货币
一、夏时期的货币
二、商、西周时期的货币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
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信用
一、先秦时期信用的种类和形式
二、春秋战国时期高利贷的盛行
第三节 先秦时期的金融理论
一、先秦时期的货币理论
二、先秦时期的信用理论
☆“先秦”就是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统一的秦王朝以前的时期。本章讲述的就是这段时期的货币与信用发展史。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货币
货币的产生
日中为市的市场雏形:简单的物物交换,没有货币;
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交换频繁:多种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
贝是最早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贝的特点:有光泽和花纹,是当时的名贵装饰品;有天然单位,便于计量;坚固耐用,不易磨损;体小质匀,便于携带;天然海贝产自境外,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货币的出现解决了商品直接交换的困难,使得在简单的价值形式中就存在的商品与商品的对立,发展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货币成为价值的体化物。
▽夏朝已进入奴隶制社会。现代人们在山西襄汾陶寺、夏县东下冯、河南偃师二里头、巩县稍柴、荥阳上街、渑池鹿寺等相当于夏代的遗址地层中出土不少墓葬品,其数量规格有差异,其中的陶器和青铜器等器皿的种类也不同,还有海贝、骨贝、石贝等物品。
一、夏时期的货币
山西襄汾陶寺夏遗迹出土的器物
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和武器,有石制的斧、锛、凿、铲、刀、镞,骨质的铲、锥、镞,陶纺轮和制陶用具陶拍、陶垫等。
随葬的陶器有灶、罐、壶、瓶、盆、盘、豆,个别墓有鼎和觚。斑斓绚丽的彩绘陶器,构成陶寺类型文化一大特色。彩绘蟠龙图形的陶盘,是其中最富特征的器物。
大型墓出土的彩绘木器有案、俎、几、匣、盘、斗(勺)、豆、“仓型器”、鼓等多种器形。
陶寺遗址出土的玉、石礼器和装饰品有磬、钺、瑗、环、梳以及用绿松石、蚌片镶嵌的头饰、项饰、臂饰等。
遗址还出土了一件铃形红铜器。
山西襄汾陶寺夏遗迹彩绘蟠龙陶盘
斑斓绚丽的彩绘陶器,构成陶寺类型夏文化遗迹的一大特色。彩绘蟠龙图形的陶盘,是其中最富特征的器物。
河南鹤壁刘庄夏代遗址出土的随葬陶器、陶鬲
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石器、鹿角器等。陶器中夹砂陶略多于泥质陶,有灰陶、褐陶、红陶等。石器有大型石铲、斧、凿、锛、钻头、环、纺轮等。鹿角器有角铲。骨器、蚌器极少。
先商墓葬中出土的陶器
偃师二里头夏文化遗址出土的随葬铜铃
点评
☆这些史料表明夏代已经出现了私有制、贫富差距和社会分工,有了商品交换,贝币等实物货币产生的条件已经具备。
▽我国先秦以后的诸多史籍,也提到
夏代有了货币。
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而成《盐铁论》。《盐铁论.错币》说“币与世易,夏后以玄贝”为币。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平准书》说“虞夏之币……或龟贝”,:“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所从来久远,自高辛氏之前尚矣,靡得而记云”,即货币产生于交换的发展之中。班固的《汉书.食货志》说“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利通有无者也……兴自神农之世”。
二、商、西周时期的货币
(一)商代货币(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商代开采铜矿并冶炼青铜,使用铜器,社会生产力提高,农业产出增多,因而出现并完成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交换发展的条件进一步改善,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
货币用贝玉较前普遍且量大,贝已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和人们追逐的对象,商代墓葬中随葬贝已是普遍现象。(河南安阳的殷墟妇好墓是惟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
至商代晚期,出现了青铜铸贝,被认为是目前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铜贝衰败于战国,楚国沿用至战国末年。
商朝人迷信而且重商,古代有“殷人善商,周人善农”的说法,以至于周灭殷商之后,重农轻商,轻视殷族人,后者社会地位低,主要从事其擅长的商业活动。因此,周人将做买卖的殷人贱称为商人。
(二)西周货币(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西周农业较商代有所发展,手工业分工更细,号称“百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成品和原材料的交换,推动了市场的发展,与货币交换基本分不开。
“既见君子,锡我百朋。”——《诗经•菁菁者莪》
“握粟出卜,自何能穀?”——《诗经•小宛》
除贝外,西周还有称量货币铜(金属贝)、黄金、粮食、布帛等货币。其中,称量货币即重量货币。在开始以金属为货币时,犹未依一定形式铸造,亦无一定成份及重量,流通时必须通过成色鉴定和称衡重量,以定价额,叫做称量货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