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答案:(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树突或细胞体) 题组2 兴奋的产生、传导(递)及测定 4.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 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 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 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解析:骨骼肌细胞即横纹肌细胞等少数细胞,一个细胞内可有多个细胞核。神经元细胞为组织细胞,浸润在组织液中,突触后膜因形成皱褶故其表面积大于突触前膜。当多个乙酰胆碱分子形成的电位达到一定阈值时,才能引发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答案:B 5.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短时间反应时(对简章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大,会导致Na+内流,膜电位由静息时的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A正确。被损伤部位c点接受不到刺激,所以还是静息时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B正确。局部电流方向是正电荷流向负电荷,故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右侧偏转,C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局部电流,即以电信号形式传导,D正确。 答案:C 2.如下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解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图示中乙处外负内正,则乙处兴奋,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丁区域外正内负,则是K+外流所致。 答案:A 考点三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 1.突触的结构(如图)。 (1)概念: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 (2)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3)类型:轴突——胞体型(如图1中的甲);轴突——树突型(如图1中的乙)。 2.传递过程。 突触间隙→ 上一个神经元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 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下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 化学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兴奋、抑制) 3.传递特点。 单向传递,只能从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4.单向传递的原因。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所以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5.突触中兴奋传导图解读。 (1)图示。 (2)解读。 ①图示中有3个神经元。 ②箭头处给予刺激,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有b、c、d、e,但a处不能检测到。 ③此图示考查在突触间单向传递,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3)电位测量。 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6.联系实际。 (1)药物影响:①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兴奋无法在细胞间传递,导致肌肉松弛;②抑制分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使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导致肌肉僵直、震颤。 (2)药物止痛机理:①与神经递质争夺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阻碍兴奋的传递;②阻碍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特别提醒: (1)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 (2)神经递质的类型: ①兴奋性神经递质: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使肌肉收缩,腺体分泌。 ②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强。Cl-进入细胞内,强化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使得神经难以产生兴奋。 【例3】 下图Ⅰ、Ⅱ、Ⅲ表示神经调节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图Ⅰ中a为突触小体,与图Ⅱ中c的末端膨大部分及图Ⅲ中g的末端膨大部分为同一结构 B.图Ⅰ中a为突触小体,与图Ⅱ中d及图Ⅲ中g为同一结构 C.图Ⅰ中b为突触后膜,只能是图Ⅲ中e结构 D.兴奋在图Ⅰ、Ⅱ、Ⅲ中的传递方向分别为a→b、d→c、e→g 解析:图Ⅰ中a为突触小体,b为突触后膜,突触是突触小体与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组成的。图Ⅱ中c的末端膨大部分及图Ⅲ中g的末端膨大部分都为突触小体,突触后膜可能为胞体膜或树突膜,如d或e。兴奋在图Ⅰ中的传递方向为a→b,在图Ⅱ中的传递方向为c→d,在图Ⅲ中为同一神经元,可双向传导。 答案:A 规律总结 神经纤维传导和突触传递的比较: 两者共同作用完成信息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依法行政》考试题(带答案).pdf VIP
 - BIM工程师题库500道附精品答案.docx
 -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VIP
 - 2025年高考数学第17讲 杨辉三角的性质与应用(思维导图+3知识点+三大考点+过关检测)(解析版).docx VIP
 - 幼儿安全培训PPT模板.pptx VIP
 - 2023年最新资料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精练】.docx
 - 文创产品设计-课件.pptx VIP
 - 《江村经济》(精品文档).pdf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市场营销学(暨南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100處世界著名建築》_续5.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