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军国主义形成原因 社会背景: 历史根源: 思想根源: 政治基础: 核心力量: 1、背景 (1)一战后割地赔款,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恶性膨胀★ (2)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德国★ (3)纳粹党利用民众民族主义情绪上台★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德国法西斯专政之间最突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相同点: 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两国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政府的权力。 不同点: 罗斯福新政实行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德国法西斯实行法西斯专政,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原因的共同点 内因: 发展中都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因素和军国主义倾向 都受经济危机严重影响,社会矛盾尖锐 社会思想中都有不良因素存在(德国民族复仇思想,日本武士道和忠君思想) 社会都有法西斯分子和组织的长期活动 对原有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都有不满情绪 (德国因战败欲复仇,日本因战胜分赃不均)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和制约措施 从下表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法西斯”是一个古老的名词,起源于罗马。原意为束棒,在一束棍棒束棒中间插有一把战斧,象征着罗马国家的最高权力。棒子用于施行笞刑,斧子用来执行死刑。 墨索里尼 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权 时间:1922年 背景: 组建工业复兴协会,国家垄断,全面干预经济 实行扩张主义,扩军备战,发动侵略战争 措施: 巴黎和会受挫,引发民族主义浪潮 战后经济萧条,社会动荡 墨索里尼借机发起法西斯运动 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影响日本经济——“昭和恐慌” 明治维新后,长期鼓吹侵略 军国主义思想和武士道精神 天皇专制制度 以少壮派军人为核心的法西斯团体 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形成过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军方法西斯力量增强 1936年“二二六”兵变——建立法西斯军事专政 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936年“二二六兵变”后,军部掌握国家权力。初步建立法西斯政权。 3月,受军部控制广田弘毅组阁,日本法西斯政权正式建立。 ……帝国鉴于内外的形势,认为帝国当前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互相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基准的大纲如下: 对大陆政策的基本方针,在于希求满洲国的健全发展,日满国防的巩固,消除北方苏联的威胁,同时防范英美,具体实现日、满、华三国的紧密合作,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在执行时,应注意保持与各国的友好关系。 对南方海洋,特别是对外南洋方面,努力促进我国民族的经济发展,一面以渐进的和平手段扩张我国势力,并与满洲国的建成相配合,力求国力的充实和加强。 日本《基本国策纲要》(1936年8月7日)(节选) 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 希特勒 幼年希特勒 希特勒绘画习作 2、表现 对内独裁,对外侵略 政治——一党专制元首独裁 经济——“松财政、紧货币”,实现全民就业和经济复兴 民族——宣扬民族共同体理论,强化社会统制,推行排犹政策。 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 外因: ①国际舆论对法西斯主义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警惕 ②英、法、美等国处于反苏需要,一味纵容德、日法西斯势力 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原因的共同点 昭和恐慌 民间法西斯运动: 玄洋社(1881)和黑龙会(1901):最初主张改变内政、增进福利、解决劳工问题,但主流是国家主义、天皇主义、国粹主义、军国主义、大亚细亚主义。 军队法西斯运动: 参谋本部强调“论兵之多寡,急于论国之贫富”,变“富国强兵”为“强兵富国”。 1921年,少壮派军官形成独立政治力量。形成“总体战”思想和侵略东亚大陆的战略思想。 军国主义力量的膨胀 1.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 2.重划德国疆界。削减德国领土,德国的西部边界恢复到1870~1871年的状态。把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划为非军事区,德军不得设防。东部的很多领土划归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和刚刚恢复独立的波兰等等。这样,德国总计失去了大约1/8的领土和减少了1/10的人口。 3.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全部被英国及其自治领、法国、日本和比利时等国瓜分。 4.限制德国军备。规定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其中军官不得超过4 000人,解散总参谋部并不得重新成立。禁止生产和输入坦克、装甲车等重型武器;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海军限定只能有主力舰和轻巡洋舰各6艘,驱逐舰和鱼雷艇各12艘,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艇;海军总兵员不得超过1.5万人,其中军官不得超过1500人。德国还不能拥有陆海军航空兵力。 5.赔款和经济处罚。德国先支付价值200亿金马克现金或实物。由协约国代表组成特别赔款委员会商定德国赔款数额和分配方法 “一战”后,德国人生活艰难 魏玛共和国的失业者 1932年德国工人游行支持纳粹党 狂热的纳粹党支持者 648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