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3 对流供暖系统 9.3.2 蒸汽供暖系统 2 低压蒸汽供暖系统 图9-22所示是上供下回低压蒸汽双管供暖系统。蒸汽干管敷设在房间的顶棚内或顶棚下,与热水供暖系统相比,它有以下几点不同: 1)供暖干管的坡向沿流向顺坡,以利于沿途产生的凝结水的顺利排除。干管坡度宜采用0.3%,不得小于0.2%。进入散热器支管的坡度为0.1%~0.2%。 9.3 对流供暖系统 9.3.2 蒸汽供暖系统 2)在蒸汽供暖系统中依靠蒸汽压力把积存于管道内、散热器内的空气排进凝水管,再由凝水管经凝结水箱排入大气中。散热器中如积存有空气时,散热器内就有蒸汽、空气、水三种物质共存,并按密度的大小依次积聚在不同的位置:凝结水积在下部;空气比蒸汽重,在中间;蒸汽最轻,在上部,如图9-23所示。依靠散热器上的放气阀,难以排除其中的空气。 9.3 对流供暖系统 9.3.2 蒸汽供暖系统 3)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时,由于管壁受冷而有凝结水产生,散热器中也产生大量凝结水,这些凝结水可能被高速的蒸汽裹带,形成高速流动的二相流。在遇到阀门、拐弯或向上的管段等使流向改变时,大量的液体在高速下与管体或管子撞击,就产生“水击”,出现很高的噪声、强烈的振动或局部高压,严重时能破坏管件接口的严密性和管路支架。因此,系统中出现的凝结水必须及时排除。 9.3 对流供暖系统 9.3.2 蒸汽供暖系统 除了上述所指管道坡度、坡向要求外,还要在必要的地方装疏水器,疏水器的作用即为阻汽排水,阻隔管路中的蒸汽,而让凝结水很容易通过。蒸汽供暖系统中在干管的最低点及管路、设备的末端应设疏水器。在凝水管的各入口处装设疏水器,还能防止蒸汽大量逸入凝结水管,使凝结水能顺利地返回锅炉房,减少能量损失。 9.3 对流供暖系统 9.3.2 蒸汽供暖系统 3 高压蒸汽供暖系统 一般高压蒸汽供暖系统均采用双管上供下回系统。由于蒸汽的压力及温度都较高,凝结水在经疏水器减压后,很容易产生二次汽化,使得凝结水回收困难。在相同热负荷下,高压蒸汽供暖系统的管径和散热器片数都小于低压蒸汽供暖系统。因此,高压蒸汽供暖系统有较好的经济性。但也由于温度高,使得房间的卫生条件差,并容易烫伤人,因此这种系统一般只在工业厂房中使用。 9.3 对流供暖系统 9.3.3 热风供暖系统与空气幕 1 热风供暖系统 利用热空气做媒介的对流供暖方式称作热风供暖,而对流供暖方式则是利用对流换热或以对流换热为主的供暖方式。 热风供暖系统所用热媒可以是室外的新鲜空气、室内再循环空气,也可以是室内外空气的混合物。若热媒是室外新鲜空气,或是室内外空气的混合物时,热风供暖兼具建筑通风的特点。 空气作为热媒被加热装置加热后,通过风机直接送入室内,与室内空气混合换热,维持或提高室内空气温度。 9.3 对流供暖系统 9.3.3 热风供暖系统与空气幕 热风供暖系统可以用蒸汽、热水、燃气、燃油或电能来加热空气。宜用0.1~0.3MPa的高压蒸汽或不低于90℃的热水。当采用燃气、燃油加热或电加热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 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和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相应的加热装置称作空气加热器、燃气热风器、燃油热风器和电加热器。 热风供暖具有热惰性小、升温快、设备简单、投资省等优点,适用于耗热量大的建筑物,间歇使用的房间和有防火防爆要求、卫生要求,必须采用全新风的热风供暖的车间。 9.3 对流供暖系统 9.3.3 热风供暖系统与空气幕 根据送风的方式不同,热风供暖的形式有集中送风、管道送风、悬挂式和落地式暖风机。 1)集中送风供暖系统是在一定高度上,将热风从一处或几处以较大的速度送出,使室内造成射流区和回流区的热风供暖。 集中送风的气流组织有平行送风和扇形送风两种形式。 9.3 对流供暖系统 9.3.3 热风供暖系统与空气幕 平行送风的射流中流速向量是平行的,它的主要特点是沿射流轴线方向的速度衰减较慢,可以达到较远的射程。 扇形送风属于分散射流,空气出流后,便向各个方向分散,速度衰减很快。对于换气量很大,但速度不允许太大的场合采用这种射流形式是比较适宜的。 选用的原则主要取决于房间的大小和几何形状,而房间的大小和几何形状影响送风的地点、射流的数目、射程和布置、喷口的构造和尺寸的决定。 9.3 对流供暖系统 9.3.3 热风供暖系统与空气幕 集中送风供暖比其他形式的供暖可以大大减小温度梯度,减小屋顶传热量,并可节省管道与设备。它适用于允许采用空气再循环的车间,或作为有大量局部排风车间的补风和供暖系统。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