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俄历史关系.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苏变盟友为仇敌 1、1962年4月,中国新疆四个地区,二十几个县,在三千多公里的中苏边境上,发生了六万多边民逃亡苏联的大事件,中苏关系雪上加霜,导火索。 2、1964年7月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上台,却煽动推翻毛泽东,让中苏首脑之间处于破裂状态。 3、1967年秋天苏军进行德伯涅河进攻性演习,此处地形与中国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十分相似。中苏边境之战一触即发。 4、1969年1月苏军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两国边防部队进入实战状态,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社会帝国主义”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边境冲突 ,陈兵百万 珍宝岛事件后,在中苏边界线上,发生了多起流血事件。此时,中苏双方已经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两国进入了敌对状态,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结束。 葬礼外交 1982年,前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去世。中国派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黄华作为“特使”参加其葬礼。在中苏间人员往来断绝了十七八年的情况下,这被称为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葬礼外交”。 1985苏共中央三月会议,戈尔巴乔夫当选总书记。提出“加速苏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并于1990年3月当选为苏联历史上第一位总统。 4、友好阶段(1989—今) 1989、中苏关系恢复正常化 苏联解体后, 中俄关系稳定发展,形成战略伙伴合作关系 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1989年5月,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宣布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 “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历史上中俄关系 主讲人: 一、古代中俄关系 早期 沙皇俄国是一个欧洲国家,本来同中国并不接壤。15世纪末到1 6世纪初,它以莫斯科为中心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后来它不断对外扩张领土,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军事封建殖民帝国, 成了中国邻国中最强悍的一股势力。 1 7世纪初俄国随着向西伯利亚扩张, 开始与清朝领土接近 《尼布楚条约》 雅克萨自 卫反击战 尼布楚条约的拉丁文本 订约以后,大约一个半世纪之久,中俄东段边界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为促进两国的民间往来和贸易交换起了有益的作用。 1 7世纪后半期,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交流。然而,中俄陆路贸易,缓解了一些对外贸易上的压力,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渠道。 1、礼尚往来,以对话代替对抗  早期中俄关系发展的阶段性比较明显,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1728年的《恰克图条约》和1792年的《恰克图市约》是早期中俄关系发展的三个重要里程碑。 2、通商互市,造福两国人民  通商互市是早期中俄关系史的重要内容。俄方受西欧重商主义影响,重视商业利益;清廷为达北徼平静的目的,甘愿“恩施市利”,保持与俄方的通商互市关系。 3、开展文化交流,加深相互了解 《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条约》签订后,两国的文化交流有了条约依据,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但是,鸦片战争前的西方国家正处于所谓重商主义时代,贸易被比喻为“推动整个社会机器运转的巨大机轮”。中国在与俄贸易中体现了有利可寻,可是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这种贸易仍是“带着枷锁的贸易”,清政府不能改变传统观念,因而未使中国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 以至于在鸦片战争的炮鸣中被击开了大门。 二、近现代的中俄关系 1、侵略阶段(1840—1917) 2、帮助阶段(1917—1958) 3、恶化阶段(1960—1989) 4、友好阶段(1989—今) 1、侵略阶段 1858年的《瑷晖条约》、《天津条约》 1860年《北京条约》 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 19世纪末强租旅顺、大连,把东北、新疆、长城以北等地变成其势力范围 自六十年代以来,在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开 办工厂、开办银行等 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参与签订《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期间,策划外蒙古独立 ,肢解中国领土 参与帝国主义国家干涉中国革命,后来帮助袁士凯纂夺革命果实 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共割占我国领土多达150万平方公里 2、帮助阶段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沙俄政府被推翻,退出了侵华行列 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中的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在中国宣传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9年3月2日,莫斯科,列宁,第三国际的创立。也称“共产国际”。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 21个国家的52名代表出席。中国成为其支部党,1943年解散。 附:第一国际:1864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1876年解散; 附:第二国际:1889年恩格斯创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自动解散。 共产国际: 帮助中国创建共产党 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促进国共合作,帮助创办黄埔军校,支持中国国民大革命和北伐战争 推动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文档评论(0)

kc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