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江巨埠 皖之中坚
——芜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馆
布
展
脚
本
(征求意见稿)
芜湖市档案局、市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八月
芜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馆
《长江巨埠 皖之中坚》布展脚本
一、序厅
(一)展览名称:长江巨埠 皖之中坚
(二)芜湖标志(以背景墙方式展现):以鸠顶泽瑞(悠久)、十里长街(商埠)、赭山镜湖(优美)、长江大桥(现代)、奇瑞汽车(创新)组合画面,用仿铜版画艺术展现芜湖特色。要求简洁、清新、亮丽。
(三)展览简介(略)
二、鸠兹古韵
(一)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1、人字洞(展示:①人字洞发掘照片;②采用展柜展示部分发掘的动物化石及石器[复制品];③采用多媒体情景模拟形式展现人字洞活动场景[画面与投影组合而成,下同])
人字洞遗址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孙村镇西北2公里的癞痢山南坡,海拔120米,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地质时代为早更新时期(距今约200-250万年)。总体地貌为和长江南岸的低矮丘陵处,海拔一般为100-230米。
人字洞遗址是目前欧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在石器和骨器研究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1999年8月,人字洞遗址由繁昌县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其重点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2000年6月繁昌县政府批准成立人字洞遗址管理站,负责现场管理工作。2004年10月,人字洞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3月,人字洞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众多的史前文化遗址(展示:①部分史前遗址发掘的文物[复制品];②史前遗址照片。)
芜湖地处长江中下游,适宜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它在远古时代成为原始人类的重要活动区域之一。除人字洞外,目前,芜湖境内已发现多处史前文化遗存。代表性的有无为鱼龙化石、蒋公山遗址、缪墩文化遗址、莲塘遗址。
鱼龙化石1989年在无为蜀山镇乌龙山采集。石质标本两块:鱼龙体长约71厘米,可以清楚地看到眼睛、胸部、背鳍和鳍角,是比较原始的鱼龙,为百胜乡农民采石时发现,经鉴定为“鱼龙化石”,形成于中生代早三叠纪时期,距今约二亿五六千万年。
蒋公山遗址位于芜湖县荆山镇荆西村,属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址。这里发现了灰土、木炭、瓦片、石料及磨制的各种石器200余件,其中有石斧、石凿、三孔石刀、石箭头等近70件。这些石器,被故宫博物院收藏2件,其余分藏于安徽省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和安师大博物馆。
缪墩文化遗址位于繁昌县县城东北,年代相当于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时期,距今约7000-5500年。遗址有石锛、石凿、确砸器及加工石器等,还发现精细美观的印纹白陶器,并出土了大量动物骨骼残骸。
莲塘遗址位于鸠江区湾里镇,发现于1979年。当时收集到石铲、石斧、石锄、石锛、纺轮等磨制石器数件,以及石历 石2块。这些石器打磨精细,通体光滑,钻孔技术熟练,有的留有使用痕迹。当时,结合出土的陶片,曾认定该遗址年代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目前,在该遗址范围内又有了一系列新的发现,其中,取自该处地下文化沉积层上层的木炭灰样品,经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测定距今已有6200年左右,从而将莲塘遗址所属时代至少向前推移近千年。
3、建置沿革(展示:①电子沙盘与地面投影组合还原芜湖古城原状[芜湖古城区图以明代为蓝本],说明芜湖城址变迁的过程[标明傍水而居];②部分不同时代芜湖城区图;③芜湖古城遗址照片;④芜湖建置沿革表)
芜湖历史悠久。春秋时名“鸠兹”,属吴国。战国时,先属越,后属楚,秦时属鄣郡。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芜湖为所辖17县之一,芜湖县名始见记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县治由鸠兹故地迁至青弋江北岸鸡毛山一带,仍属丹阳郡。东晋宁康二年(374年),上党百姓南渡,于芜湖县侨立上党郡,置襄垣县。东晋义熙九年(413年),芜湖县治被撤,为襄垣等所代达500余年。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并襄垣等县入当涂县,原芜湖(城)降为当涂县属镇。唐代,芜湖仍为当涂县属镇。南唐昇元年间(937年至942年),复置芜湖县,属江宁府。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芜湖属江南路太平州。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芜湖属太平府。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芜湖属南直隶太平府。清顺治二年(1645年),芜湖属江南布政使司太平府;清康熙六年(1667年),芜湖属安徽省太平府。民国时期,芜湖历属安徽省芜湖道,安徽省第二、五、九、六行政督察专区,皖南行署。
1949年4月24日,芜湖解放。5月10日,芜湖市人民政府成立,从此市、县分置。市属皖南行署,芜湖县属皖南行署芜当专区。1952年芜湖市属安徽省。1958年11月,专区和市合并;1960年1月分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芜湖市除1958年6月至1961年4月、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