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分析培训教程.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olidWorks Simulation基础培训;SolidWorks Simulation培训目录;绪论 有限元简介;主要内容;Simulation 发展历程——辉煌的历史 ;SolidWorks Simulation 产品;什么是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什么是FEA;FEA 步骤;SolidWorks Simulation 步骤;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有限元模型;FEA中的基本概念;Simulation中的单元类型;实体单元示例;Simulation中的单元类型;Simulation中的单元类型;壳单元示例;一阶(草稿质量)三角形壳单元 有三个节点(分布在角上),并且每个节点有六个自由度,意味着它的位移可完全由三个平移分量和三个转动分量描述。 ;Simulation中的单元类型;梁单元示例;Simulation中的单元类型;草稿品质(一阶)及高品质单元(二阶);建立FEA 模型- 约束;建立FEA 模型- 载荷;FEA中的误差;FEA计算;当载荷应用到实体时,实体通过产生内部力(一般来讲每个点都不一样)而尝试吸收其影响。这些内部力的强度称为应力。应力单位为每单位面积的力。 应力分量 以一个受压条为例。P 点的应力状态可根据任意基准面来描述。虽然合成应力总是相同,但应力分量的数值取决于所选基准面。;应力要通过幅值、方向以及其作用的基准面来描述。某点的应力状态可按以下分量予以完整描述: SX:X 方向上的应力垂直于 YZ 基准面 SY:Y 方向上的应力垂直于 XZ 基准面 SZ:Z 方向上的应力垂直于 XY 基准面 TXY:Y 方向上的应力作用于垂直于 X 方向的基准面(YZ 基准面) TYX:X 方向上的应力作用于垂直于 Y 方向的基准面(XZ 基准面) TXZ:Z 方向上的应力作用于垂直于 X 方向的基准面(YZ 基准面) TZX:X 方向上的应力作用于垂直于 Z 方向的基准面(XY 基准面) TYZ:Z 方向上的应力作用于垂直于 Y 方向的基准面(XZ 基准面) TZY:Y 方向上的应力作用于垂直于 Z 方向的基准面(XY 基准面) ? SX、SY 以及 SZ 称为正应力。TXY、....、TZY 称为剪应力。剪应力的关系如以下方程式所示:TXY = TYX、TXZ = TZX 和 TYZ = TZY。因此某点的应力状态要通过六个分量来完整定义。 ;某一点的应力状态由6个分量定义:3个拉(压)应力和3个剪应力-这些分量与局部坐标系相关 Von Mises 应力= VON Mises应力是与坐标系无关 安全系数 = 材料的极限应力/模型中von Mises应力 主应力 – 在某一局部坐标系下,3个剪应力为零时3个拉(压)应力称为主应力;Simulation中的失效准则汇总;应变是指长度 δ L 的变化与原始长度 L 之比。应变是一个无量纲的量。 应变= δ L /L。 ;Simulation静态分析的使用限制;线性分析;线性分析;静态载荷;Simulation分析流程;第1章 分析流程;第1章 学习目标;SolidWorks Simulation界面;矩形带孔钢板;预处理总结 ;划分网格—标准网格;划分网格—基于曲率的网格;波节应力与单元应力;结果的后处理;多个结果的比较;网格细化后,应力差异巨大的原因;主要结果;理论计算可以得出最大主应力的值: ;第1章: 问题;练习1-1: 支架;练习 1-2: 压缩弹簧刚度;练习 1-2: 压缩弹簧刚度;练习1-3: 容器把手;练习1-3: 容器把手;小结;第2章 网格控制、应力集中、边界条件;第2章 学习目标;项目描述;局部网格精细化;主要结果;主要结果;应力结果的发散—应力奇异性;自动过渡;边界条件可以减小模型尺寸 影响应力结果 注意分析目标;如果压缩小特征可以导致局部错误的应力结果,为什么分析的时候还要常常去除圆角和小圆面? 位移会由于压缩小特征受到影响吗?为什么?;练习2-1: C形支架;练习 2-2: 骨形扳手;练习2-3: 基座支架;练习2-3: 基座支架;小结;第3章 带接触的装配体分析;第3章 学习目标;项目描述;项目描述;接触/缝隙 层次关系;全局接触;局部接触定义;无穿透的局部接触条件;无穿透的局部接触条件;干涉检查;主要结果;问题描述及求解;主要结果;第3章: 问题;练习 3-1: 双环装配体;练习 3-1: 双环装配体;第4章 对称和自平衡装配体;第4章 学习目标;项目描述;对称条件;问题求解;边界条件;主要结果;带软弹簧的分析;惯性卸除;小结;练习 4-1: 链扣;练习 4-1: 链扣;练习 4-1: 链扣;练习 4-1: 链扣;第5章 带接头的装配体分析;学习目标;项目描述;接头;边界条件和网格划分;

文档评论(0)

jianzhongda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