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导学案 编号:01
教学课题
课型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班级
《长江三峡》
新授
张欣芳 李姝
刘吉慧
张欣芳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如何有效的组织活动,并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手段: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2005),北京人,1936年开始创作。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散文集《早晨的太阳》《红玛瑙集》《长江三日》《巍巍太行山》等,亦有小说《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等。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强烈的战斗气息,感情炽热,气势雄伟,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2 三峡分布图
3 注音及释义
澎湃 (péngpài) 启碇(dìng) 夔州(kuí) 瞿(qú)塘峡
滟滪堆(yànyù) 停泊(bó) 翡翠(fěicuì) 秭归(zǐ) 汨罗(mì)
红彤彤(tōngtōng) 对峙(zhì) 闸门(zhá) 绛(jiàng)
雷霆万钧: 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雷霆: 响雷。钧: 古代重量单位,一钧是三十斤。
神妙莫测: 神奇巧妙达到难以猜测的程度。
小心翼翼: 小心谨慎,一点也不敢疏忽。翼翼: 严肃、谨慎的样子。
层峦叠嶂:嶂,象屏障一样的山峰。形容山峦重叠。
云蒸霞蔚:形容云霞绚烂美丽。蒸,升腾;蔚,聚集。
灭顶之灾:比喻致命的灾祸。
4整体感知:
(1)请认真阅读全文,并划分段落层次。
一、总写这一天游历三峡的感受。(第 一自然段)
描绘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第二自然段)
描写船过巫峡时所见的奇秀景观(第3--5自然段)。
四描写船在西陵峡上航进的情景和作者的感想(第6---9自然段)
(2)课文中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作品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换为线索,双线交织结构作品。
空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时间:日出前-日出后(8点20,8点50,10点)-上午(10点半,11点15分)-中午。
(3)三峡各有什么重要景点,请你用几句话描绘它的特征。
瞿塘峡:峡口,万水奔腾 雷霆万钧 激流澎湃 涛如雷鸣
江上日出,色彩缤纷,恍若仙境
巫峡:第一峰,山如斧削 隽秀婀娜
神女峰,充满传奇色彩
两岸群峰,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西陵峡:泄滩,多漩涡,传说多
清滩,江面陡然下降,波涛汹涌……江水像滚沸了一样……
崆岭滩,布满礁石,乱石林立,狭窄
(4)长江的三个峡各有什么特点?请各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
长江三峡,景色各异,雄伟瑰丽,象交响曲,可概括为: 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
(5)作者引用有关的传说、民谣和古诗有什么作用?
(1)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把读者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给读者提供了趣味盎然的史实,使神奇秀丽的三峡更充满诗情画意。
(2)告诉人们,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长江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3)同时使行文更富于起伏变化。
(6)作为一篇游记,文中有多处精彩的景物描写,请你找出2----3处进行赏析。(重点是手法)
(1)大量的比喻
比比皆是,丰富而有变化,贴切形象,生动自然。有明喻“前面天空上露出一金色阳光,象横着一条金带”,有暗喻“我们简直不象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 全文共用比喻十八处之多,手法随机变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拟人:“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江流刚奔出巫峡,还没来得及喘息”等句子,运用拟人,使作品生动形象,渲染气氛,引发联想,耐人寻味。
(3)通感:通感是两种感觉的沟通,它可以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更深刻细致地表现作者的感受,引起读者更多联想,因而更有艺术感染力。
“我象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是比喻、拟物、也是通感,把视觉形象三峡江流,写成听觉音响交响乐;
“绿茸茸的草坂,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也同样是视听的沟通。
(1)“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乘船观景,立足点虽然都在船上,但是船不断行进,立足点也就随之而变了,作者所看到的景物也就各有特色了。古人云“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