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论(2015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 法 第一章 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法通则》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乌木案 乌木,实际上是指阴沉木,由于其一般浑身乌黑,所以四川那边一般就形象称为“乌木”,后来就流传开了变成了对【阴沉木】的俗称,它是两千年至万年前,古四川地域发生自然变异,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炭化过程而形成,故又称“碳化木”。它介于碳和木之间,有着自己独特的木质特性。乌木(阴沉木)与普通木头相比则显得较为奇特,除了质地坚实厚重,色彩乌黑发亮,断面柔滑细腻,耐腐朽抗虫蛀之外,一般木头(水沉木也是,特例除外)烧出的是白灰,而阴沉木烧出的是黄灰。 2012年2月 彭州村民吴高亮在通济镇麻柳河17组河段发现乌木,通济镇政府把乌木挖出运走。镇政府认为乌木属国有,而吴高亮认为归自己 2012年7月3日 通济镇政府决定,奖励吴高亮7万元,但吴高亮认为太少   2012年7月26日,吴高亮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 1、确认被告从二原告承包地中运走并扣押7件乌木的行政行为违法;2、确认孳息于二原告承包地并由原告发现发掘的7件乌木为原告所有;3、被告通济镇政府立即向二原告返还7件乌木;4、被告通济镇政府赔偿因其不当保管致乌木损毁造成的损失人民币10000元。 案例分析 案例1.甲乡人民政府为建造办公大楼,向该乡乙工商银行贷款300万元,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到期未能清偿,于是乙银行以甲乡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案例2.某甲夜间驾驶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因事先饮酒过量,精神恍惚,汽车失去控制,将相向而行的路人乙撞死。 讨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属于民法调整还是行政法调整? 仅仅就读一年,就读的专业即被学校取消,无奈选择退学的刘某将其就读的北京某民办高校诉至法院,要求该校退还全部学费并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 某高校教师在期末考试中,现场抓到一男生以一名女生李莉(化名)的名字参加考试。学校遂以“找人替考”为由,将李莉开除学籍。但是,李莉却称,自己在考试时请假在家,根本没有找人替考,是“被替考”了,并将学校诉至法院。 学生小贺因课间打篮球时跌倒,导致脚踝骨折,于是,他将学校告上法庭索赔近4万。 甲酒后驾车撞伤乙后逃逸,路人丙将昏迷的乙送至某医院并垫付1000元医疗费。由于医院的医生丁处置不当,乙最终死亡,其家人不满,冲进医院对丁拳打脚踢,并砸坏了医院的一些设备。 分析涉及的法律关系 二、民事法律关系 (一)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在我国,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和国家等。 (二)内容: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可以行使的权力、负担的义务以及受到的其他的法律拘束 民事权利 1、定义:民事权利是服务于民事主体特定利益的实现或维持,由法律上之力保证实现的自由。 2、民事权利的分类 ★绝对权与相对权 绝对权是指义务人不确定,权利人无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的积极协助行为即可实现的权利,又称为对世权。 相对权是指义务人为特定人,权利人必须通过义务人积极地实施或不实施一定行为才能实现的权利,又称对人权。 ★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 支配权是指可以对标的物直接支配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如物权、人身权。 请求权是指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如债权。 抗辩权是指能够阻止相对人所行使的请求权效力的权利,如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等。又分为永久抗辩权和一时抗辩权。 形成权是指依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使既存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如追认权、撤销权、抵销权等。 (三)客体: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以及商业标志、人身利益和权利。 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民事法律事实 由法律规定的、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事实。 根据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第二章 民法基本原则 民法基本原则是表述民法的基本属性和基本价值、为民法所固有、对民事立法和民事司法活动具有最高指导意义的标准。 一、平等原则 1、平等原则是民法的基础原则,是民事法律关系区别于其他法律关系的主要标志 2、平等是民事主体在无合理的法律限制的情况下,享受与他人相同的法律处遇的权利。 二、私法自治原则 又称意思自治原则,是指法律确认民事主体得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