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册古诗赏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PAGE PAGE 4 九年级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赏析集锦 组稿人:赵世祎 审核人:吴鹏华 班级 姓名 课内(一)《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珍重那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的表达作用。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忧国思家之情。 2.《春望》一诗的主题是伤感国事,怀念家人;表达了作者感伤心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什么? 答:两种看法.第一:诗人因感时而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触景生情的写作手法.第二: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移情于物的写作手法.(任选其一)表达了伤时感世的情感。 3.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二)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1.试描绘“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所展现的画面。 狭窄的田间小路边草木丛生,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叶的露水上亮晶晶的,诗人走在小路上衣服都被打湿了。 2.“但使愿无违”中“愿”是指?“愿”字蕴含了诗人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环境中失去自我。 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意愿?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高尚节操。 (三)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1.《红楼梦》中香菱品评的两句诗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三联所展现的画面。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青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 3.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受排挤而孤寂的心情以及慷慨悲壮的英雄本色。 (四)渡荆门送别 【唐朝】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2.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五)《登岳阳楼》 【宋】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译文:岳阳楼矗立在洞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p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013115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