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京剧旦角唱腔的继承和创新.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论京剧旦角唱腔的继承和创新 第29卷第l期 2008年2月 中国戏曲学院 JournalofNationalAcademyofChineseTheatreArts V0I.29.No.1 February,2008 浅论京剧旦角唱腔的继承和创新 一刘岿然 摘要:京剧的”唱念做打”中唱是最主要,也是最丰富的艺术手段,流派创始人传统根基深,继承得 好,方有条件创新.王瑶卿先生对京剧旦角唱腔艺术贡献很大,梅兰芳的唱腔”绚烂已极,归于平 淡”,是继王瑶卿之后又一个力行革新,改革京剧的里程碑人物.张君秋先生兼收并蓄广泛继承,在 学习,借鉴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尚小云等各派唱腔艺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京剧 旦角唱腔艺术,形成了影响广泛的”张派”. 关键词:张君秋张派旦角唱腔梅兰芳王瑶卿 京剧是”唱,念,做,打”四项基本手段综合的舞 台模式,京剧的各种表现手段纷繁奥妙,精美绚丽, 使京剧具备了惊人的魅力.但是在这四种艺术手 段中,唱是最主要也是最丰富的手段,在京剧演出 中,唱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表现力,美妙的音乐唱 腔能给人以深深的陶醉.很多人把看戏称为”听 戏”,这就显示出了京剧唱腔在京剧演出中举足轻 重的地位,唱腔是演员表现人物,叙述剧情的首要 手段,而恰恰是因为对唱腔的不同把握,不同表现 力,京剧才产生出了这么多的流派. 各种流派的出现,主要是流派创始人对京剧唱 腔艺术上良好地继承前人创造的结果,对传统有着 很深的根基,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合自身条件的创 新与发展,当创新到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并深为观众 喜爱时,流派便诞生了. 可以说,京剧许多流派的兴盛正是艺术家对唱 腔艺术忠于继承,勇于创新,不断努力发展的结果. 京剧旦角在京剧各行当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 位,京剧旦角的唱腔流派纷呈,华丽多姿,王瑶卿, 梅兰芳等艺术家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青衣,花衫,花 旦等行当的唱腔艺术,为京剧旦角流派众多,唱腔 美妙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本文着重谈王瑶卿, 梅兰芳,张君秋三位京剧大师对唱腔艺术的沿承发 展,从中得出京剧旦角唱腔艺术发展的一些经验, 供我们这些学者借鉴学习. 王瑶卿是京剧近现代发展历史上一个承前启 后的人物.他不仅是出色的表演艺术家,也是个教 作者简介:刘岿然,中国戏衄学院表演系教师. ? 98? 育家,大革新家,他培养了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 尚小云,张君秋等诸多京剧旦角表演大师,王瑶卿 的贡献还在于他对京剧旦角全方位的改革. 在唱腔上,王瑶卿的改革是出色的.王瑶卿早 年拜师谢双寿,陈德霖,田宝琳三位老师,但他不囿于 一 师一艺,而是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在唱腔上,他吸 收了前辈名家胡喜禄的声腔又融合了其他人的优长. 王瑶卿创立的王派唱腔艺术特点是以声带情, 声情并茂.他反对大拉大扯地翻高,无休止的拖腔, 要求结合人物内心和情节发展的变化来处理好唱腔 的旋律,节奏和强弱,他在唱强音时主张”收着放”,唱 弱音时”放着收”,使人觉得自然动听而无雕凿感. 王瑶卿的唱腔很多方面继承了胡喜禄的胡腔, 但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了发展,他不仅对传统老 戏的许多唱腔进行革新,创造,还在一些新编的剧 目中创造了大量的新腔,当时戏曲界的人都称赞他 为”创腔能手”. 王瑶卿演唱非常重视人物情感的表现,他喜欢 琢磨人物的情感.象《祭塔》里的一段戏有大段的 [反二黄],弄不好会把戏唱的很温.王瑶卿认为如 果让白素贞坐在那里,泥胎似的捂着肚子傻唱,观 众不会有强烈的反应,若能在唱的同时把人物情绪 也表现出来,肯定会受到观众的欢迎.这个戏是写 白娘子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儿子许仕林金榜得 中,衣锦还乡,祭奠母亲.作为慈母,与阔别多年的 儿子见面,白娘子出场见到儿子时的心情从惊转喜 又从喜转悲.王瑶卿在年青时代演出这折戏以丰 第29卷第1期刘岿然:浅论京剧旦角唱腔的继承和创新 富的表情,细腻的情感和醇厚的韵味征服了观众. 王瑶卿先生的革新对京剧旦角艺术发展有很 大的影响,他认为演员应”为演戏,先识戏”,”死戏 活唱”的实践美学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在唱腔上,他 摒弃”洒狗血”,但又说应”按腔找俏头”,鼓励演员 重视表演技艺对演活人物的帮助. 王瑶卿先生非常注意根据个人不同条件来继 承和创造新腔,他自己中年以后嗓子塌中,所以他 在演出中不去搞唱腔的华美,而是努力用念塑造出 人物的侠肝义胆和飒爽英姿,正如他所说的”美不 是花戴的多少,而是能否把人物演活”.他的唱腔 也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早年 学梅兰芳,但后因倒仓,嗓子没了,学梅就很困难, 王瑶卿先生因材施教,教育程砚秋独辟蹊径,以自 己的条件创造出自己的演唱方式,在王瑶卿的指导 下,程砚秋创出了面日一新的”程腔”,后来成为并 肩梅腔的一大流派.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是继王瑶卿后又一个力 行革新,改革京剧的里程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