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培训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三章 中国历史文化 3.中药 中药指中医用以治病和养生的药物,在中国古籍中通称“草本”。 中医中药,与国画、京剧并称中国三大国粹。 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药材、中成药。 (1)中药材 中药材是指经加工炮制可直接供药房及药厂制剂使用的半成品药。 人参、三七、冬虫夏草、鹿茸、阿胶都是名贵的药材。 (2)中成药 中成药是指经加工可直接使用的成品药,分丸、散、膏、丹、片、口服液、药酒等 山西定坤丹、大活络丹、漳州片仔癀、安宫牛黄丸、山西龟岭集、云南白药都是有名的中成药。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北宋 王惟一 针灸铜人 南宋 宋慈 《洗冤录》系统法医学著作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 张从正 李杲 朱震亨 明朝 李时珍《本草纲目》内容丰富考订翔实 2015 屠呦呦 青蒿素 双氢青蒿素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三、天文学 1.天象观测 中国历史第一次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诗经》 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春秋》 记载76年一轮回 《甘石星经 》800多恒星的名字 《汉书·五行志》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唐 僧一行 第一次测量出地球子午线长度 恒星位置移动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2.仪器制作 最早的天文仪器——圭表 东汉 张衡 浑天仪 地动仪 《浑天仪图注》《漏水运转浑天仪》 宋代 苏颂 水运仪象台 元代 郭守敬 简仪 高表 仰仪 圭表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3.编订历法 观星象 寻轨仪 定四季 遍历法 利生活 《黄帝历》传说远古第一部历法 夏朝 《夏历》 现代阴历的起源 商朝 阴阳合历 设置闰月 西汉 《太初历》 第一部完整历法 南北朝《大明历》祖冲之 唐朝 《大衍历》僧一行 元代 《授时历》 郭守敬 太初历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四、数学 4000年前已有雏形 西汉 《周髀算经》 分数 开方 勾股定理 东汉《九章算术》 负数及其四则运算法则 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 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三国 刘徽 对九章的注解 提出十进小数的概念 南朝 祖冲之 圆周率小数点七位 球体公式推算原理 祖氏原理 珠算 成熟于宋元时期 三下五除二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五、四大发明 1.造纸术 西汉 絮纸 东汉 蔡侯纸 唐 宣纸 南宋 竹纸 2.印刷术 文明之母 唐 雕版印刷 868年《金刚经》最早的确切年份 北宋 毕昇 活字印刷 胶泥制字 涂墨印刷 元代 王祯 木活字 转轮排字架 锡铜活字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3.火药 源自道家炼丹术 用于烟花爆竹 唐初 孙思邈 硫磺、硝石、木炭 成粉 发火炼丹 宋代 霹雳炮 震天炮 曾公亮 《武经总要》 南宋 管型火器 突火枪 4、指南针 传说时期 指南车 战国 司南 北宋 指南针 沈括 磁偏角 南宋 磁针放在罗盘上,为航海提供了可能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六、其他科技成果 “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2世纪之间保持着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李约瑟《中国科技史》 两汉 “井渠”(坎儿井) 旱地采用的节水技术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 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 北魏郾道元的《水经注》是古代地学史上最系统、最完备的水文地理著作,具有很高的史学、文学、地理学价值。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当时数学、气象、地理、地质、物理以及冶金、机械、营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的科技成就,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明朝宋应星的 《天工开物》详细记录总结了各地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朝 旅行家 徐弘祖 王士性 足迹 踏遍全国 徐弘祖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岩溶地貌的人,他的(徐霞客游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野外考察记录和优秀的地理著作。 王士性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开山鼻祖,著有《五岳游草》《广游志》《广志绎》三部地理著作。 第四节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 一、姓氏称谓 1姓、氏 历史悠久且持续不断 在先秦时期,姓和氏有不同的含义。 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 姓原本表示妇女世代相传的血统关系, 如姬、姜、赢、妊、姒、妫等均带有“女”字偏旁 “氏”原为“姓”的分支,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其主要作用在于“明贵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