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左右结直肠癌生存期差异很大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三位。好发于左侧结肠,最多见于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亦有发生于右侧结肠者。二者的治疗方案、治疗敏感性不完全相同。 2016年6月5日的ASCO口头报告加利福尼亚大学Alan P. Venook教授等人进行的CALGB80405研究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关于不同解剖部位与转移性结肠癌生存率的结果。数据显示,原发病灶的解剖部位不仅与药物治疗效果有关,亦与预后有联系,原发于右侧结肠(盲肠和升结肠)者预后较原发于左侧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者差。肿瘤原发部位在左半结肠的 mCRC 比原发在右半结肠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原发于左半结肠者西妥昔单抗比贝伐珠单抗更优生存获益(36 个月 比 31.4 个月),原发于右半结肠者,贝伐珠单抗优于西妥昔单抗(24.2 个月 比 16.7 个月)。 大量临床、基础研究表明近端和远端的结直肠癌致癌的信号通路不同。原发于右侧结肠者更倾向于膨胀性生长,有高度的微卫星不稳定性、CpG甲基化和BRAF突变;相比之下,原发于左侧结肠者则更倾向于浸润生长,存在染色体不稳定和非整倍体现象。 除手术切除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靶向药也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CALGB/SWOG 80405 (Alliance)关于KRAS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药物研究结果在2014年的ASCO年会上就已报道过,使用贝伐单抗或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即FOLFOX(甲酰四氢叶酸/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或FOLFIRI(甲酰四氢叶酸/氟尿嘧啶/伊立替康),疾病整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都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研究者在一个小的系列研究中发现,当结直肠癌原发病灶在右半结肠时,西妥昔单抗不能发挥治疗作用。 CALGB/SWOG80405 III期临床研究数据,纳入了293例右半结肠癌患者、732例左半结肠癌患者,上述患者KRAS基因均为野生型。研究结果显示,原发于左半结肠癌中,西妥昔单抗治疗对比贝伐珠单抗获得了更长的生存获益(36月 vs. 31.4月),而原发于右半结肠癌中,贝伐珠单抗较西妥昔单抗显示出了更好的生存获益(24.2月 vs. 16.7月),该研究首次在两种分子靶向治疗的头对头研究中发现这种重要临床现象,即KRAS野生型左、右半结肠癌患者选择西妥昔单抗或贝伐珠单抗存在预后差异。 于是,研究者对数据重新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原发于左半结肠的转移性大肠癌生存时间较长、西妥昔单抗治疗有效率较高;而对于原发于右半结肠的转移性大肠癌生存时间较短、贝伐单抗治疗有效率较高。 但是上述现象仅发生于KRAS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对于KRAS突变型转移性结直肠癌,解剖位置则与生存率、药物治疗有效率无关。 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Deborah Schrag对结直肠癌患者做了前瞻性队列研究,138,059原发于右侧结肠,97,311例原发于左侧结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于右侧结肠的肿瘤预后更差,死亡可能性较左侧高25%,再次印证了解剖部位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 对KRAS野生型结肠癌是否真的应该根据左右半结肠的解剖学分类进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选择呢?首先,众所周知,贝伐珠单抗作用于肿瘤周围环境而非肿瘤增殖信号传导通路,而左右半结肠的差异在本质上还是表现为分子水平的差异,因此,理论上贝伐珠单抗的治疗受到左右半结肠因素影响较小。 CALGB/SWOG80405研究中,贝伐珠单抗治疗左右半结肠癌的OS为31.4月 vs 24.2月,其差异远小于西妥昔单抗在左右半结肠癌的OS差异,其差异原因更像是左右半结肠癌自然预后的差值;而作为针对结肠癌信号传导通路关键因子的单抗,西妥昔单抗在左右半结肠癌的明显OS差异很显然受到了左右半结肠不同分子表达特征的影响,因此,如果说左右半结肠癌治疗中存在药物选择,那么选择更多体现在在于西妥昔单抗,而似乎不是贝伐珠单抗。 西妥昔单抗对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在众多临床中OS一致性的超过了3年,获益明显,是左半结直肠癌患者的优选的结论不难得出。而做出西妥昔单抗不适合用于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结论还缺乏足够证据。首先,CALGB/SWOG80405研究本次报道的人群均是KRAS野生型,而非全RAS野生型,这在相当程度上稀释了西妥昔单抗在全RAS野生型的治疗获益;其次,包括RAS/RAF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如PI3K等均有可能会导致抗EGFR治疗RAS野生型患者疗效不佳,少数存在RAS扩增的RAS野生型患者同样显示抗EGFR单抗耐药,因此,在突变事件发生更多的右半结肠,进行更深入的分子检测,可能有助于筛选出右半结肠癌抗EGFR单抗真正治疗获益的患者人群。 左、右半结肠癌的界定 结肠可以分为“远端(左半)结肠”和“近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