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诗歌常见答题模式.docVIP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诗歌常见答题模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古典诗歌常见答题模式练习 诗歌题目,绝大部分都与手法、情感相关,所以考生不管是做什么类型的题目,都必须关注诗歌的手法、情感,当然,意象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一、炼字炼句型题目 此类题目包括关键字、诗眼(题眼)、炼句三类题目。是常考考点,尤其考查炼字类题目居多,考生必须要掌握答题方法,并规范作答,如果答题顺序错误,很影响得分。 1、炼字炼句型题目之关键字 例一、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1)“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个,为什么? 提问变式: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提问变式:某字对某种景象(意境)的描写(营造)颇有妙处,请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1)、准确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2)、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A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 【答题公式】词语含义+手法+该字与诗题的关系(举例、分析)+表达效果或作用。 【现场练兵1】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 【答案】“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2、炼字炼句型题目之诗眼(题眼) 例二、夜? 归(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鳞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 [注]筇: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 ?”、“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提问方式: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提问变式:有人说某字是全诗的诗眼,你同意吗?说说你理由。 提问方式:请问全诗是如何以某字统摄全篇的,请具体分析。 提问变式:这首诗歌是如何表现某字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1)、准确找到诗眼字或诗句;(2)、明确答题方向:A、概括阐述每联(绝句以句为单位)如何体现照应诗眼某字的。B、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 【答题公式】词语+首联(首句)如何体现诗眼某字……尾联(第四句)如何照应诗眼某字+表达传递了什么情感。 [现场练兵2]早发(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1)①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②塞外 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③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 也在表现“早发”之“早”。 (2)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 3、炼字炼句型题目之关键句。 例三、望江怨·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音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①杪:树梢。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 【答案】词人目送友人扁舟渐行渐远,不忍离开;天边愁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而此时夕阳还有“一竿红”,词人不禁心中生恨,怪催促者催着要早早离开,使自己不能和友人多聚片刻。全词没一句言离别,一“怪”已使诗人的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反常心理正好表达了(反衬)诗人对友人浓烈的不舍和留恋。 提问方式:请问怎样理解诗歌某句,请结合全诗分析。 提问变式:诗歌中某句颇受人赞扬,请具体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3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