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慈善的娱乐化.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0 目录 前 言 2 慈善娱乐化的定义与具体表现 2 (一)慈善娱乐化的定义 2 (二)慈善娱乐化的具体表现 2 1、慈善活动的娱乐化 2 2、电视娱乐节目慈善化 3 3、娱乐圈的明星慈善 3 4、企业慈善的娱乐化 3 5、娱乐媒体将慈善娱乐化 4 二、慈善娱乐化的原因 4 (一)社会环境因素 4 (二)公众的心理效应分析 4 三、慈善娱乐化的积极影响 5 (一)对慈善事业的影响 5 (二)对社会受众的影响 5 四、慈善娱乐化现存问题 5 (一)社会功能错位 5 (二)娱乐化倾向加剧 6 五、促进慈善娱乐化良性发展建议 6 (一)准确定位 6 (二)娱乐度的把握 6 六、结 语 6 注释 7 参考文献 7 浅谈慈善的娱乐化 指导教师 教授 【摘 要】当今社会,娱乐化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慈善娱乐化趋势也愈演愈烈,各类打着慈善旗号的电视娱乐节目频频出现,明星“诈捐门”事件也时常发生。慈善娱乐化有利亦有弊,本文从具体表现、导致原因、积极影响和现存问题等方面分析慈善娱乐化的种种现象,进而提出促进慈善娱乐化良性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慈善娱乐化;公众慈善意识;适度;社会功能;公信力 前 言 从2006年至今,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水灾、西南旱灾、世界博览会等重大事件加速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中国的慈善捐赠数额每年也在快速上升。这种放水养鱼式的慈善模式,让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慈善事业中去,这也标志着社会进入“全民慈善”时代。电视慈善娱乐节目应运而生,企业、明星裸捐事件层出不穷,此类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猜测和激烈争论,到底是在搞“噱头”,还是为一夜爆红,又或者确有其事。慈善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公开透明化,最终部分娱乐化,是社会大众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慈善娱乐化的定义与具体表现 (一)慈善娱乐化的定义 百度百科中对“慈善”一词做了这样的解释:慈善应是在慈悲的心理驱动下的善举。两层意思,一是慈悲的心理,二是善举。真正意义的慈善行为应是一种不附加要求的施舍。施舍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一种满足。[1]娱乐化指将人、事、物的娱乐性显现出来,或者把人、事、物进行娱乐性的修饰,以吸引观众眼球,突出娱乐性,一定程度上人为降低了人、事、物的严肃性和真实性。所以,慈善娱乐化可以定义为是为了吸引别人关注,被修饰以娱乐性的东西,弱化了或放大了慈悲的心理的,突出娱乐性的善举。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