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式活性污泥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1 批式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活性污泥法处理程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微生物以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为营养源,并藉由曝气取得代谢所需的氧气,而得以生长繁殖。活性污泥系统主要包含四个基本单元,即曝气槽、最终沉淀池、回流污泥设备与排泥设备,系统流程如下图所示。操作方式是将最初沉淀池处理后的有机废水流入曝气槽,使废水与曝气槽/生物反应槽内的好氧性微生物群之污泥充分混合接触,曝气槽的出流水再经最终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沉淀分离后之污泥,大部份则连续回流至曝气槽,以控制槽中的活性污泥浓度;另一部份污泥则成为废弃污泥(waste sludge)排出,另行处理。液体部分则进入下一个处理单元或径行放流。 活性污泥系统(数据源:活性污泥操作维护手册) 曝气槽中废水与活性污泥的混合物称为混合液(mixed liquor)。混合液悬浮固体物 (Mixed Liquid Suspended Solid,缩写为MLSS)即指反应槽内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含量,其中的挥发性固体含量称为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 (Mixed Liquid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缩写为MLVSS)。操作上通常将MLSS控制在1500~3000 mg/L。MLVSS为MLSS中之可挥发成份,代表微生物量,约占MLSS的65~90%。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活性污泥的组成系以胶羽狀存在。污泥内生物主要为细菌,污泥外可見到原生动物的游动。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相为由异营性细菌类、真菌类、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等数种微生物所构成的混合群聚;细菌属最低营养阶层,鞭毛虫(flagellate)、纤毛虫(ciliate)等原生动物则捕食曝气槽中过量的细菌,原生动物则又被轮虫或圆虫类等后生动物二次捕食,使放流水清澈,而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由于后生动物的二次捕食而使食物链增长,污泥量也因而大为减少。因此,鞭毛虫/纤毛虫/轮虫的出现可作为活性污泥处理功能的指针。 三、微生物生化反应动力学   在探讨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动力学时,通常是以Monod equation来描述微生物细胞的生长速率与环境所提供的基质浓度(substrate concentration)之间的关系: 其中, μ:比生长速率,即单位微生物量的生长速率(specific growth rate, 1/time) μmax:最大比生长速率(1/time) S:基质浓度(substrate concentration, mass/volume) KS:半饱和常数((half-saturation constant, mass/volume),即μ= μmax /2 时的基质浓度 若以X代表微生物浓度,则“比生长速率”的定义为: μ=(dX/dt)/X 其中,(dX/dt)为微生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也就是生长速率(growth rate)。由上式可得到: dX/dt=μX 亦即,微生物浓度的时间变率与微生物浓度成正比;反应槽内的微生物量愈多,微生物的生长量愈大。 将Monod equation代入上式,可得到: 在活性污泥系统中,基质浓度可为BOD、COD或.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 TOC)。针对不同的基质浓度范围,生长速率与基质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到以下二种不同的近似结果: (1) 近似零阶反应: (2) 近似一阶反应: 活性污泥系统的设计与操作参数 食微比 F/M (food to microorganism ratio) 食微比为每日流入曝气槽内的有机物量与曝气槽内污泥量的比值,单位为kg BOD5/(kg MLVSS-day)。F/M可由控制回流污泥之多寡来控制。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中,适当的F/M值约为 0.2~0.5 kg BOD5/(kg MLVSS-day)。 比摄氧率SOUR (specific oxygen uptake rate) SOUR为单位微生物之摄氧率(OUR),是将活性污泥于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溶氧量除以MLVSS 浓度得之。因活性污泥系统内微生物属于好氧微生物,故通常可量测摄氧率或比摄氧率来判定微生物之活性。此指标除了适合用来表示活性污泥的污泥处理效率,亦可反应系统中的基质利用情形。 污泥龄θc(Sludge age; sludge retention time, SRT) 污泥停留时间即微生物(污泥)在活性污泥系统中之平均停留时间,一般也称为污泥龄,单位为日(day)。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中,适当的污泥停留时间约为5~15日。 污泥体积指标 SVI (Sludge Volume Index): 自曝气槽取出混合悬浮固体液倒入1公升量筒中,静置

文档评论(0)

linyin19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