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饲养经管专业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 蛋鸡饲养经管 (一)育雏期饲养经管(0—6周龄) 雏鸡在0—6周龄这段时间为育雏期.其饲养经管总地要求是根据雏鸡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采用科学地饲养经管措施,创造良好地环境,以满足鸡地生理要求,严格防止各种疾病发生,提高成活率.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1、雏鸡地生理特点: (1)体温调节机能差.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其体温调节机能在两周龄后才逐渐趋于完善,维持适宜地育雏温度,对雏鸡地健康和正常发育是至关重要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雏鸡1周龄体重约为出生重地2倍;6周龄时约为15倍;其前期生长发育迅速,在营养上要充分满足其需要.由于生长迅速,雏鸡地代谢很旺盛,单位体重耗氧量是成鸡地3倍.在经管上必须满足对新鲜空气地需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能力弱.雏鸡消化器官还处于发育阶段,进食量有限,消化酶分泌能力不太健全,消化能力差.所以,配制雏鸡料时,必须选用质量好,易消化,营养水平高地全价饲料.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4)抗病力差.幼雏由于对外界地适应力差,对各种疾病地抵抗力也弱,在饲养经管上稍有疏忽,即有可能患病.在30日龄之内雏鸡地免疫机能还未发育完善,虽经多次免疫,自身产生地抗体还难以抵抗强地病原微生物侵袭.因此,必须为其创造一个适宜地环境.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5)敏感性强.雏鸡不仅对环境变化很敏感,而且由于生长迅速,对一些营养素地缺乏和一些药物以及霉菌等有毒有害物质地反映也很敏感.所以,应注意环境控制和饲料地选择以及用药地慎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6)群居性强、胆小.雏鸡胆小,缺乏自卫能力,喜欢群居.比较神经质,对外界地异常刺激非常敏感,易引起混乱炸群,影响正常地生长发育和抗病能力.所以需要环境安静以及避免新奇地颜色,防止鼠、雀、兽等动物地进入鸡舍.同时,注意其饲养密度地适宜性.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7)初期易脱水.刚出壳地雏鸡体内含水率在75%以上,如果在干燥地环境中存放时间过长,则很容易在呼吸过程中失去很多水分,造成脱水.育雏初期干燥地环境也会使雏鸡因呼吸失水过多而增加饮水量,影响消化机能.所以,在出生之后地存放、运输及育雏初期应注意湿度地问题,就可以提高育雏成活率.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经管要点 (1)密度:1—3周龄20—30只/m2,4—6周龄10—15只/m2;,笼养为1—3周龄50—60只/m2,4—6周龄20—30只/m2,注意强弱分群饲养.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温度:温度对于育雏开始地2—3周极为重要.刚出壳地小鸡要求35℃,此后每5天降低1 ℃,在35—42日龄时 ,达到20——22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注意观察,如发现鸡倦怠、气喘、虚脱表示温度过高;如果幼鸡挤作一团,吱吱鸣叫表示温度过低. 蛋鸡适宜温度见下(表1) 表1:蛋鸡各阶段适宜温度 日 龄 育 雏 温 度 笼 养 平 养 1-3 33—35 35 4-7 32—33 33 8-14 31-32 31 15-21 28-30 28 22-28 25-28 25 29-35 22-25 22 36-140 17-21 17-21 (3)湿度:湿度过高,影响水分代谢,不利羽毛生长,易繁殖病菌和原虫等,尤其是球虫病.湿度过低,不仅雏鸡易患感冒,而且由于水分散发量大,影响卵黄吸收,同时引起尘埃飞扬,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严重时会导致小鸡因脱水而死亡.适宜地相对湿度为10日龄前60—70%;10日龄后55—60%.湿度控制地原则是前期不能过低,后期应避免过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4)饮水:饮水是育雏地关键,雏鸡出壳后,应尽早供给饮水,在炎热地天气,尽可能提供凉水;寒冷冬季应给予不低于20℃地温水.在开始几天,水中可加入5%地糖,适量地维生素和电解质,能有效地提高雏鸡地成活率.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5)饲喂:雏鸡在进入育雏舍后先饮水,隔3—4小时就可以开食.饲喂次数在第一周龄每天6次,以后每周可减少1次,直到每天3次为止.尽可能选用雏鸡开食料.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6)通风:可调节温度、湿度、空气流速、排除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空气中尘埃,降低鸡地体表温度等.通风与保温是一对矛盾,应注意观察鸡群,以鸡群地表现及舍内温度地高低,来决定通风地次数与时间长短.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7)光照:原则上第1周光照强,2周以后避免强光照,照度以鸡能看到采食为宜.光照时间,开始第1周每天22—24小时,从第2—8周龄10—

文档评论(0)

151****999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