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乡传统民俗文化的变迁.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乡传统民俗文化的变迁王卫波( 河南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 新乡传统民俗文化的变迁 王卫波 ( 河南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新乡传统民俗文化正经历着变化和重构。具体表现在: 内涵与功能的衰减 转化,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转型,一些旧有民俗资源的式微衰落,传统民俗事象的更新演进。把握新乡当地民俗的变 迁规律并加以理论的阐发,不仅是地方民俗学科发展的任务,也是当地社会顺利实现平稳过渡和转型的实践要求。 关键词: 新乡; 传统民俗文化; 变迁 中图分类号: G912.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6060( 2013) 07 - 0070 - 04 作为社会传承文化的民俗,始终处在变迁的过 程中。新乡传统民俗文化是当地民众千百年来生活 创造和智慧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转型, 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当地民俗生活也必然 不断地消长演进,从而促使传统民俗文化系统发生 适应性的变化。“民俗变迁是民俗功能演进的外化 现象,既有具象外显的形态变化,又有抽象潜在的结 构调整”[1]。对于新乡传统民俗文化的变迁来说,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衰减与转化: 传统民俗文化内涵与功 能的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乡当地的一些传统民俗都 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内涵,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 辉县“六月送羊”习俗,指的是每年农历六月舅舅为 外甥“送羊”的风俗。这一习俗来源于当地的一则 民间传说。据说古时有一夫妇老年得子,倍加溺爱, 不料孩子对父母十分不孝,孩子之舅即把其带在身 边,严加管教。一天,孩子因好奇羊羔跪着吃奶乃向 舅舅发问,舅舅即以“羊羔跪乳”教育孩子要向小羊 那样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孩子受到教育后幡然醒 悟遂对父母百般孝敬,之后舅舅又在农历六月给孩 子送只绵羊让其永记此事,不忘孝德。此事传开以 后,人们纷纷仿效,六月送羊的风俗就流传下来。开 始,人们送的都是真羊,后来就渐渐用“面羊”代替 了。所谓“面羊”是用面蒸成的面羊馍,数量为 24 个,大中小各 8 个。大羊呈站立状,约 10 斤左右。 中羊略小,为卧姿,背上驮一小羊。后来,人们除送 面羊以外,还增加了面制的飞禽走兽和花鸟虫鱼,形 成了一种特殊的饮食礼俗。“六月送羊”这一民俗 在辉县当地已经流传二百多年了,并且绵延至新乡 的四区八县,一直被当地民众传承着。 该民俗祟尚“孝道”,是对“少尊长、少敬老、子 养老”这一传统道德最朴素的诠释,积淀着深厚的民 族文化、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然而进入现代社会, 这一习俗在悄然发生变化。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 生产方式的改变,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六月送 羊”所送面羊被其他现代物品所替代,如鸡蛋、牛奶、 营养品等; 另一方面,社会结构正处于转型过程中, 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带来家庭结构的小型化,送羊 者原由舅舅送基本都演化为姥姥送了。随着送羊者 和所送之物的演变,这一民俗原有的崇尚“孝道”的 文化内涵、要求晚辈孝敬父母的教化功能日益衰减, 已基本演变为娘家看出嫁闺女的一种礼节性走访活 动了。 二、创新与转型: 传统民俗文化内容与形 式的演变 新乡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且具有浓 郁的地域特色。但在现实文化语境下,传统民俗文 收稿日期: 2013 - 04 - 26 基金项目: 新乡市社科联 2011 年度调研课题“当代社会转型期新乡民俗文化发展态势研究”和牧野文化委托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 王卫波( 1979 - ) ,女,河南济源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及文化的教学研究工作。 70 王卫波: 新乡传统民俗文化的变迁第 7 期形成一种 王卫波: 新乡传统民俗文化的变迁 第 7 期 形成一种新的创作风格,让古老的民间剪纸艺术焕 发出青春的活力,这或许是新乡辉县民间剪纸发展 和延续的一条出路。 三、式微与衰落: 传统民俗资源的变迁 民俗文化的变迁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迁,一 些民俗文化会因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逐渐式微和 衰落。如获嘉小杨庄木板年画,因地处小杨庄而得 名。作为民间木版年画形式,已传承 300 多年。据 资料记载,杨庄自明代就有雕版印制年画,由于市场 的需要,规模不断扩大。到清朝后期基本上形成了 产业规模,生产作坊散布方圆十公里范围,在农闲时 创作雕版印制年画,阴历年前走街串巷贩卖,市场含 现在的新乡、焦作几百公里范围。杨庄年画所用雕 板材质为树龄五十年以上且木质细密的梨木,先风 干半年,然后由熟练雕工制作,往往历时一月才能制 成一块年画雕板。其表现题材以神仙符像为主,如: 三皇圣祖、七十二全神、文武财神、张仙射狗、送子观 音等。从中不难看出,杨庄木板年画的功能不仅仅 为了观赏或装饰美化,更是为了表达驱邪纳祥、祭祀 供奉等实用功能,同时也反映了当地民众驱邪、避

文档评论(0)

xieliandi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