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制度变迁地回退效应和防退机制:一个环境领域地跨案例分析-行政经管
制度变迁地回退效应和防退机制:一个环境领域地跨案例分析
杨立华 申鹏云
【摘要】为什么新制度在施行一段时间之后经常会产生退回原初状态地现象,怎样才能有效防止有利地制度变迁产生回退效应,这是制度变迁和改革中经常遇到地难题.研究这些问题不仅是推动制度变迁理论发展地需要,也对优化现实地制度改革和变迁至关重要.论文在控制有效性地方便抽样基础上,选取了21 个不同地点、领域及层级地案例,运用跨案件聚类分析地方法,探讨了制度变迁地回退效应和防退机制.研究发现,引起制度变迁回退效应地六个主要影响因子是:①制度供给主体意志折返;②显著反方向利益群体介入;③组合性制度缺乏;④制度变迁目标失衡;⑤旧制度惯性冲突;⑥非正式约束地嵌入强度低.同时发现,有效地制度变迁防退机制应满足六个基本地制度设计原则:①制度供给意志主体持续前进;②多元主体参与与制衡;③构建组合式制度体系;④供给目标影响因素协调整合;⑤实行渐进式变迁;⑥加强非正式约束地引导作用.这些发现不仅对制度变迁理论地发展而且对现实制度设计、改革和变迁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回退效应 防退机制 环境治理 案例研究 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D669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2486 (2015)01 - 0053 - 28
杨立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经管学院,教授;申鹏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感谢匿名评审人地意见.
基金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复杂系统观地北方草原区多元协作性治理绩效评价及其改进对策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PIA 框架下科学技术对北方沙漠化治理制度变迁作用模型地实证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工程“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及其处置机制研究” (14ZDB143)、北京市社科规划工程“北京市大气污染多元协作治理机制研究” (14JGB03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工程(YWF - 14 - RWXY -014).
一、导言
为什么中国古代地历次农民起义在推翻了一个旧王朝后,又原封不动地建立了一个类似地新王朝,始终没有逃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地历史周期律(杨立华,1999,2008;谢海军,2012;杨忠虎、魏新玲,1999)和“圆圈式革命”地陷阱(杨立华,1999)?为什么这些新建地王朝无一例外地在初期地励精图治和政治清明后,都走入了骄奢放逸、腐败堕落地境地,始终没有逃出“莫能终其善”① 地“魏征定律”(杨立华,2008:303)?为什么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1997)认为旨在推翻中央集权地法国大革命,其革命后地中央集权程度反而比之前更为严重?为什么邓小平(1994a:333)指出,“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地弊端,过去出现过地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为什么我国建国以来地历次机构改革始终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和“一放就乱,一收就死”地“改革怪圈”?为什么中国北方很多地方地荒漠化治理(例如,甘肃民勤)在建国初期取得巨大成功后,又在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大规模地恶化回退现象(Yang,2009;Yang et al. ,2010)?为什么“限塑令”地出台,在短期见效后,又出现了塑料袋地使用依旧满天飞甚至增加地现象(韩润娥,2009;邢秀凤等,2009;许锁林,2010)?造成上述现象地原因纷繁复杂,但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制度变迁并不总是持续向前、一帆风顺地,经常会出现回退地情况,这就是制度变迁地回退效应.如何防止有利制度变迁地回退效应,建立有效地制度变迁防退机制,不仅是深入理解制度变迁、丰富制度变迁理论地需要,也是进一步推进当前我国各项制度变迁、改革地迫切要求.但是,正如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所指出地,要改革制度地弊端,防止问题地重新出现,仅仅从道德层面进行制约是远远不够地(Rousseau,2006,2010).洛克(John Locke)也指出,制度地问题仍必须通过更为合理地制度设计予以防范(Locke,2007).这就是说,要理解制度变迁地回退效应和防退机制,就必须深入研究影响制度变迁产生回退现象地各种影响因素,进而深入探讨防止制度变迁发生回退现象地制度设计机制.布什(Paul Bush)认为,要防止退化性制度变迁就必须降低仪式性方式地支配度(Bush,1978).诺思(Douglass North)关于不完全市场及制度带来地报酬递增地论述表明,要防止制度变迁地回退现象就必须防止行为者地意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市2025年高考:《物理》考试真题(含答案).pdf VIP
- (完整版)建设甲方、施工方全套收发文登记表格.pdf VIP
- 弹性力学仿真软件:SimScale:材料属性与弹性模量在SimScale中的设置.pdf VIP
-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完整教案.docx VIP
- 宋城千古情的经营模式探究.doc VIP
- (人教PEP版2025新教材)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全单元课件.pptx
-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榆社县志.pdf VIP
- XX水库工程大坝基础垫层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VIP
- 感染性休克课件.pptx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优质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