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文库—学生成长百卷读本(75)红星闪耀照中华.docxVIP

雏鹰文库—学生成长百卷读本(75)红星闪耀照中华.docx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先锋新形象(学生成长百卷读本 75) 泰山挑夫 ——记全国教育系统劳模罗道富 1994 年春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在沈阳市财会学校的校园里,师生 们正忙碌地植树。有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同志,他既不用小车推,也不用两个 人来抬,而是把带着湿土的树苗,捆成两捆,一前一后上肩一挑就走,他一 趟又一趟干得又多又快。正刨树坑的同学有些吃惊地问老师:“这位挑树苗 的师傅是哪儿来的?”老师一愣神,随后笑着指着那老同志的背影说:“他 就是咱们学校的罗校长呀!” 是的,从外表和衣着打扮看,罗道富太不像沈阳市财会学校校长了。他 中等身材,瘦瘦的,棱角分明的脸上时常挂着和善的微笑,眼睛里闪烁一股 自信、执著的光。他在两年前还总是穿着一身褪了色的中山装或一件旧夹克 衫,里面的衬裤还打着补丁。他大概从未想过八、九十年代的中学校长应该 是一副怎样的打扮。 谁能想到这个外表有点土气的罗道富却在 1995 年金秋,向新闻传媒郑 重披露:沈阳市财会学校创下了在全市职业学校中连续三年学习及格率,实 习合格率,珠算等级和计算机操作合格率 5 个 100%的新记录! 这样的教学成果,不但在辽沈地区,就是在全国也极少见,新闻界誉之 为“教育改革的一个奇迹”。罗道富率领全体师生为沈阳财会学校创下了一 个奇迹,他自己也因办学校成绩卓越而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称号。 回顾创业的艰辛和攀登的执著,乔乃鼎书记说:“有的人从罗校长关心教工 生活,把温暖送到每家每户,将他比喻为‘热水瓶’,外冷内热;有的人从 他勤勤恳恳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朴实作风方面把他比作‘老黄牛’,我看都对。 但我觉得从他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和肩负重担从不叫苦的坚韧性格看,他 更像‘泰山挑夫’。” 罗道富就是靠“挑夫”精神把目光凝聚在学校发展的大目标上,一步一 个脚印地肩负普教和职教的重担,开拓新的门径。作为农民的后代,罗道富 的血液里流淌着天然的淳朴,勤劳和坚韧;作为受过正规大学教育的知识分 子,他有开阔的胸襟和视野以及超前的敏锐思维。在他身上农民的淳朴和知 识分子的敏锐有机地交融着,使他把少年时代振兴祖国教育事业的梦想和夙 愿化为超前的开拓胆略。 罗道富的出生地,河南省罗山县高家寨是一个距县城 100 多公里的偏僻 山村。由于家里穷读不起书,罗道富从小就干起放牛、种田、砍柴、推磨等 农活。直到 10 岁那年,赶上家乡解放,他才上了半年农民业校,然后转入 小学四年级就读。从此,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年年在班级名列前茅。 然而读到初一时,父亲再也供不起他上学读书了。父亲强忍着眼泪对罗 道富说:“娃,咱家没钱再供你上学了,回家吧!”懂事的罗道富摸着自己 朝夕相处的书包,难以割舍地流泪点了点头。就在罗道富眼看要辍学的时 候,教数学的刘老师实在不忍心让这样的好学生辍学,从县城转道赶来,劝 说罗道富的父亲,哪怕借钱也要把孩子供下来,别误了孩子的前程。父亲托 人找关系,在乡里的信用社借了点钱交了学费,罗道富读完了初高中,并以 优异的成绩考入郑州大学政经系。 1981 年罗道富调到沈阳市财会学校的前身 123 中学当校长。从 1981 年 起,罗道富率领沈阳市财会学校的师生员工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15 年 迈出三大步,使学校由一所全区落后的普通初中,一跃而成为国家教委备案 的省重点职业学校。 罗道富迈出的第一步,从 1981 年到 1983 年大约用了两年的时间,把一 所全区最落后的学校,改造成全区的先进学校。罗道富上任的 123 中,学校 环境脏乱,设备破烂不堪,更严重的是面临“困难”:领导班子严重不和; 教师队伍人心涣散;学校纪律松弛,学生无心上学;教学质量全区倒数一二。 面对这种局面,罗道富首先从抓领导班子的团结入手。他语重心长地对 新组建的班子成员说:“我们大家一定要团结和谐,齐心奋进。希望大家话 不要说大了,劲不要使小了,事不要办虚了,有困难咱们一起想办法,一定 要干出个样儿来。干好了,功劳是大家的,干不好责任由我来承担。”话语 不多却句句都打动了班子成员的心。从此班子成员拧成一股绳,人人都奋力 工作。接着他又狠抓了教师队伍的建设,使“能者上,庸者下”,并制定了 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求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从而使教师队伍面 貌焕然一新。在教学管理上,他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打破快慢班制,明 确提出“学习面前,人人平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成材的 机会”。 两年后,罗道富的做法成功了。由于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该校已从全 区升学率倒数第一而跃居第三。 罗道富迈出的第二步,是从 1983 年到 1989 年,大约用了七、八年的时 间把一所普通中学改造成一所专业化很强的职业高中。80 年代初,随着改革 开放的新形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中等教育也在酝酿着一场大的改革和调 整。罗道富分析了

文档评论(0)

155****87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