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儿科学第五节哮喘.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哮喘的诊断标准] 1. 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 (1)年龄<3岁,喘息发作≥3次; (2)发作时双肺闻及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具有特应性体质,如过敏性湿疹、过敏性鼻炎 (4)父母有哮喘病等过敏史; (5)除外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 凡具有以上第(1)、(2)、(5)条即可诊断哮喘。如喘息发作2次,并具有第(2)、(5)条,诊断为可疑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如同时具有第(3)和(或)第(4)条时,可考虑给予哮喘治疗性诊断。 2、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1)年龄≥3岁,喘息呈反复发作者(或可追溯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关); (2)发作时双肺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支气管舒张剂有明显疗效; (4)除外其他引起喘息、胸闷和咳嗽的疾病。 中 医 儿 科 学 第五节??????哮喘 【概述】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病。临床以发作性喘息气急,喉间哮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唇口青紫为特征。常在清晨或夜间发作或加剧。 定义: 【概述】 发病季节:四季,冬季及气候多变时易于发作。 诱因:遗传夙根或过敏体质者→气候骤变,寒温 失常、鱼腥发物、花粉、绒毛及特殊气味。 发病年龄:各个年龄,婴幼儿及学龄前期最为多 见(1~6岁较多,学龄期逐渐下降,3岁以内起病者占84.8%) 发病率:中国:1%(西藏0.11%,福建2.03%—90年全国90万 0-14岁儿童流行病学调查)→6.1% ;台湾(9.0%) 新加坡20.8%(91年); 菲律宾(17.6%) 英国13.1%(92年); 泰国(11.6%) 香港(11.2%)、 马来西亚(10.9%) 日本0.5%(67年) → 4.6%(92年) 【概述】 青春期以后患者男女之比为2:1 。 预后:预防、治疗,年长后痊愈;发作频繁,长期反复不愈者,则可成为终身痼疾。 死亡率:我国缺乏详细资料; 美国由80年的0.26/105→91年的0.49/105; 巴西0~4岁组80年3.54/105→91年1.1/105。 【概述】 古代医籍:金元之前多列入喘门。 首先命名—《丹溪心法.喘论》—“哮喘”,提出“哮喘专主于痰”,并有哮证已发,攻邪为主,未发则以扶正为要之说。 儿科医籍首见于《幼科发挥.喘嗽》说:“或有喘病,遇寒冷而发,发则连绵不已,发过如常,有时复发,此为宿疾,不可除也。”—已认识到本病有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特点。 【概述】 近代医家强调发病与体质因素以及调护不当有关。 西医学的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可参照本节治疗。 哮喘病因病机示意图 内 因 外 因 肺脾肾不足 伏痰留饮 寒温失调 接触异物 饮食不当 情志劳倦 邪 入 肺 经 引动伏痰,痰阻气道 肺失肃降,气逆痰动 哮 喘 发 作 期 缓 解 期 外寒内饮---寒性哮喘 痰热感寒---外寒内热 正虚邪恋---肺实肾虚 痰热交阻---热性哮喘 肺卫不固 脾运失健——肺脾气虚 纳摄无权——脾肾阳虚 病久阴亏——肝肾阴虚 内有壅塞之气 外有非时之感 膈有胶固之痰 【诊断】 l.常突然发病,发作之前,多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痰鸣,咳嗽振作,甚至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口唇青紫。 2.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发作多与某些诱发因素有关,如气候转变,受凉受热,进食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 【诊断】 3.多有婴儿期湿疹史或家族哮喘史。 4.肺部听诊 发作时两肺满布哮鸣音,呼气延长。哮喘如有继发感染或为哮喘性支气管炎,可闻及湿罗音。 5.血象 支气管哮喘,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粒细胞可增高;伴肺部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1)肺炎: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临床特征。肺部听诊有湿啰音,一般没有哮鸣音。 (2)咳嗽:以咳嗽为主症,无哮鸣气促、呼气延长等呼吸困难的症状。 【类证鉴别】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辨虚实 哮喘一证,本虚标实 发作时哮吼痰鸣,喘急倚息,以邪实为主; 缓解期哮喘已平,出现肺、脾、肾三脏不足,则以正虚为主 可从病程长短及全身症状轻重辨别哮喘虚实。 辨寒热 寒喘—咳嗽气喘,咯出白稀痰,泡沫痰,形寒肢冷,舌淡,苔薄或白腻; 热喘—咳嗽气喘,咯出黄粘痰,身热面赤,口渴引饮,舌红,苔黄。 【辨证论治】 2.治疗原则 发作期—攻邪以治其标,治肺为主,并分辨寒 热,随证施治; 缓解期—补肺固表,扶脾益肾,调其脏腑功能, 消除伏痰夙根。 若虚中有实,虚实夹杂——则宜扶正祛邪,标 本兼顾,肺脾肾并调。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